Featured image of post 一個一例一休的經濟學模型

一個一例一休的經濟學模型

一例一休前後的總工時沒變,真的可以代表就業沒變嗎?

一例一休前後的總工時沒變,真的可以代表就業沒變嗎?這裡有一個簡單到不行的模型,穩錯,但或許可以解釋一點我們看到的現象。

和每個經濟學的故事一樣,我們從一個市場開始。假設我們有下面這個勞動市場。廠商、老闆是需求方;勞工是供給方。和其他市場一樣,需求線往下斜,供給線往上斜:工資越高老闆越不想聘人,勞工越想工作。

alt

請先不要跟模型裡的數字認真,假設現在的均衡價格是每小時 120 塊,均衡量是每週 45 小時。現在一例一休來了,簡單的來想假設他的效果像那條紅直線,規定你一週 40 個小時之後就不准工作了。新的均衡是紅線和需求線的交點,至少在短期,我們會發現:工資上漲工時降低alt

但故事沒有結束,想像時間一拉長,老闆可能對勞工的價格會比較敏感,他們可以找機器人、找自動車、增加販賣機,用其他方式取代對勞工的需求。一例一休剛上路的前幾個月他可能還沒辦法,久了就很有可能這麼做。(這個術語叫做 Le Chatelier’s Principle ,就是說長期來說彈性會比較大。)於是我們有了下圖,這講的是,長期來說,工資會降回來,工時會維持低檔。 alt 我們會發現工資上漲的幅度和需求線往下斜的幅度有很大的關係,如下圖。什麼決定了需求線往下斜的幅度?產業的大小、勞工被其他生產要素(像機器人等)取代的容易程度等等。越容易被取代的產業這條線會越平;這也代表老闆對勞工的價格很敏感,工人貴一點的話就乾脆都換成機器。

ts

我們可以看到勞工越容易被取代的行業工資上漲較少。

這個模型還可以回答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問題:誰會想要一例一休?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在短期或長期,老闆都不喜歡這個政策,簡單來說他們的成本被迫增加,更精確一點來說,需求線以下價格以上的需求者剩餘減少了。剩餘的概念就是你每一單位實際拿到的價格減去你願意而且能夠提供的每一單位最低價格。舉例來說今天如果每小時給你 120 元,但你其實拿 100 元就願意工作了,那你的剩餘就是 120 - 100 = 20 元。

alt

更多關於剩餘的概念可以參考這裡。那勞工呢?這取決於需求下斜的程度。短期來說需求線很斜,不容易被取代的勞工們,說不定會支持這樣的政策 ,如下圖,被紅、黑、虛線圍起來的梯形面積可能會比原本的三角形面積大。 alt

但是需求線比較平的產業,例如較低技術的製造業勞工可能就會是受害者。長期而言,需求線更平,大家都不喜歡,如下圖。

alt

你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不喜歡這個結論。送你一個批評這個模型的地方:我們考慮的是一個競爭的模型,如果今天廠商只有一家(像政府之於公務人員),或是彼此之間勾結,那這個就不是那麼管用。換句話說現在這個模型用來分析有點競爭的產業會比較貼切。(不過一個產業多競爭是另外一個實證的問題了)

實證上的效果怎樣?

我們不知道,大概也永遠不會知道。

有一些文章試著說一例一休沒有實質影響。但看過之前文章的都知道,我們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今天在一個沒有一例一休的平行時空,工資、經濟狀況,或者失業率會怎樣變化。在沒有平行時空的條件下,經濟學家常做的事是想辦法用自然實驗找實驗組和控制組。

很遺憾台灣就這麼小,政策下來也是全國一體適用。在沒有好的控制組的情況下,不管今天看到的結果是怎麼樣,我們總是可以說「要是今天沒有一例一休,早就XXXXXXX」,就像八年遺毒和國際情勢可以解釋一切,沒有人看到的平行時空也能拿來解釋任何現象。

我們可以說些什麼?

先看看上面的模型表現怎麼樣?預測是大家薪水提高,工時減少。這部分是最基本的原理,你限制大家只能賣多少東西,那個東西就會變少然後變貴,勞力也一樣。工時降低工資增加聽起來好像很棒,但是真的要仔細看看這是來自何方。另一個部分是大家開始取代勞力,由最容易取代的產業開始,然後大家會有不一樣的抱怨。老闆受害,容易被機器取代的勞工會受害,而且時間拖越久大家受害越深。

若真的要從實證上了解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將被列入可以使用變形工時的產業作為控制組,比較產業因為一例一休有無造成的不同衝擊。搭配前面這個模型,可能預期勞動需求的大小和長短期之間的差異也會影響衝擊的大小。但重點還是要有好的控制組,只拿全國尺度的數據,或者只看低薪產業的總體趨勢變化,很難告訴我們任何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