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愛他,就不要餵他?--- 談「移轉謬論」

愛他,就不要餵他?--- 談「移轉謬論」

如果我無條件地將一筆錢送給你,一定是我損失而你獲利嗎?不一定,情況可能會反過來。這不是「施比受更有福」之類的深奧哲理,而是經濟學。

如果我無條件地將一筆錢送給你,一定是我損失而你獲利嗎?不一定,情況可能會反過來。這不是「施比受更有福」之類的深奧哲理,而是經濟學。

「移轉 (Transfer)」在經濟學中有相當長的歷史。廣義來說,當資源或財富從社會中的某個群體 (或個人),重分配給另一個群體 (或個人) 手中時,就稱為移轉。在經濟學研究中,移轉一詞通常特指「無償」或「無條件」的資源重新配置。以國內經濟而言,政府對富人課稅發放給窮人,是一種移轉;政府要求年輕人繳交年金,並發放給老人,也是一種移轉。以全球經濟而言,二戰後戰敗國對戰勝國的鉅額賠償,以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 (IMF) 等組織的經濟援助,此兩者是近代規模最大的國際移轉。

移轉多有個共通目的: 將資源與財富,從較富裕或強勢的群體,轉移給較貧窮或較弱勢的群體,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幫助較弱勢的一方。直覺來看,理當是接受移轉的一方獲益,而無償給與的一方損失,但部分經濟學家卻提出了不同的故事,這個故事真實與否,至今仍待驗證,但它道盡了「價格」的重要角色。

移轉謬論 (Transfer Paradox)?

移轉的直接影響,是接受者的資源增加,而另一方的資源減少,一般稱為「財富效果」。這點非常直覺,也是政府等許多組織提出移轉政策的目的。但移轉卻有另一項間接的影響—「價格」。

經濟學藉由對人類行為的理解,剖析社會現象。當資源在兩個群體間移轉後,雙方並非各過各的互不相干,他們都是市場的參與者。資源的改變會影響人們的生產、消費、勞動、投資等行為。當參與移轉的兩個群體在整個經濟體中佔有一定規模時,移轉可能影響市場供需,進而改變價格,最終的市場不一定對接受方有利。

舉個最簡化的例子, 皮卡丘和小火龍各自擁有 (或生產) 一些商品,並相互交易,此時小智介入,要求皮卡丘將一筆錢無條件地贈送給小火龍,之後會發生什麼事?直接的財富效果使得皮卡丘變得較窮,小火龍變得較富有。但資源並非移轉後就靜止不動,而仍會透過交易在兩人間流動。小火龍因財富增加而提升了購買的需求,他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來購買皮卡丘手上的東西;反之, 皮卡丘對小火龍商品的需求也下降。最終, 皮卡丘能用更高的價格賣出手上的商品,而小火龍手上商品則相對貶值,市場自動將資源反向移轉回 皮卡丘的手中,這便是價格 (供需) 調整的效果。

當價格效果大過所得效果時,便出現「移轉謬論」,移轉反而對接受的一方不利。

這個天真的例子有 2 個問題: (1) 市場會反向重分配沒錯,但價格的反應來自財富的變動,通常情況下,價格的影響並不會超過原先的財富移轉。(2) 現實社會並非兩人世界,任何一群體對供需的影響很難這麼大。因此,文獻中也指出「移轉謬論」只有特殊的情形下才會出現,大多數的移轉中,仍是接受方獲利。

總歸來說,「移轉謬論」幾乎不可能發生,必須接受與轉讓的雙方都大到能影響市場供需,再者,雙方的行為對價格的反應必須非常敏感,甚至反應過度,才有可能發生這類現象。而實證上,這種狀態幾乎不可能出現。

那為什麼我要跟讀者們分享這套理論呢?

儘管「移轉謬論」本身並不常見,但它仍帶給我們重要的啟示:如果忽略價格與市場,我們很容易高估移轉的效果。移轉政策有很高的執行成本,且更深一層,移轉是政府或特定組織對財產權的干預,本身帶有極高的社會成本。如果忽略的市場角色,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卻帶來相當有限的效果,整體而言,可能得不償失。


封面圖片修改自 Jessica Lucia |Flickr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