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2022 諾貝爾經濟學獎:銀行與金融危機

2022 諾貝爾經濟學獎:銀行與金融危機

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年是頒給 Ben Bernanke, Douglas Diamond, Philip Dybvig 三位學者,表彰他們在銀行理論跟金融危機的研究。

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年是頒給 Ben Bernanke, Douglas Diamond, Philip Dybvig 三位學者,表彰他們在銀行理論跟金融危機的研究。銀行的相關研究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受到學術界極大的重視,這三位作者在 1980 年代中期的研究,也在金融危機之後成為大家廣泛採用的理論根據。

Diamond 和 Dybvig 的研究主要是用數理模型證明銀行為何存在的優點,以及這種運作的脆弱性在哪,為什麼會發生擠兌 (bank runs) 現象? 從而可以針對其風險訂定監管規則。Bernanke 的研究先是聚焦於 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早年一般學術界較為常見的說法是經濟危機造成銀行運作困難,而他的理論則是說明為何銀行發生危機如何導致更嚴重的經濟後果。


銀行的基本運作模式

銀行或金融中介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在日常生活是大家很熟悉的機構,這篇接下來指的銀行是商業銀行,而非投資銀行。銀行主要業務是存款、貸款,對於一般人而言,存款是資產,貸款是負債;然而對於銀行來說,其負債是大眾的存款,銀行有保管還有支付利息的責任,資產則是放貸給一般人跟公司,銀行之後有權利可以收回本金跟利息,因此銀行跟一般人的資產、負債概念互為相反。這篇文章指出像是美國富國銀行放款就佔了總資產 50%,較小型的地區型銀行更可能達到 70%,存款則是約佔總負債 77%,顯見存貸款是一般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銀行在經濟體系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如上圖假設現在有四位存款人跟四位需要用錢的貸款人,假如沒有銀行等中介機構,則存款人跟借款人需要各自媒合以及搜集對方資訊,假設存款人 (借款人) 要蒐集所有借款人 (存款人) 資訊,搜集每人的資訊費為 $1 萬元但這樣就需要 (4x4) x $1 萬 = $16 萬的資訊搜集費用。然而如果有銀行存在的話,存款者和借款者都先去找銀行並提供資訊,那總成本只要 (4+4) x $1 萬 = $8 萬,成本是原本沒有金融中介機構的一半。而實際市場上會有成千上萬的存款人和借款人,有無銀行的監督和資訊成本差距會更大。Diamond 在 1984 年的文章便是解釋銀行擔任代理監督者 (delegated monitoring) 的角色有多重要,可以解決搜集資訊、媒合多方借貸者,以及擔任監督借款人運用資金的角色。


銀行擠兌

存款對於一般大眾提供良好的流動性,讓存戶可以隨時到銀行提錢出來消費,然而對銀行來說,其負債的 maturity (到期) 是相對短期的。在銀行的資產端部分,貸款像是房貸、企業借款長則可以到 30 年以上,相對來說銀行的資產 maturity 是比負債長。 在一般經濟情況下,資產跟負債端的 maturity 不一致不會發生問題,畢竟人們不會同時都需要去銀行提款用錢。

然而 Diamond 和 Dybvig 透過數理模型架構出銀行經營型態的缺陷,像是如果在大眾聽聞銀行經營有困難,大部分儲戶會想要去銀行提出存款,這時候銀行要應對擠兌潮,則必須將長期貸款或投資部分先行結清或拋售,由於貸款跟投資偏向長期,需要比較久的時間才有足夠的回報,但因為現在要應對存款被大量提出,所以銀行必須提前結清這些業務,但此時很多可能仍是處在虧損狀態,因此未必能有足夠的資金去應對儲戶擠兌,嚴重時就會倒閉。

經濟學家一般擅長將經濟社會現象數理模型化,Diamond 和 Dybvig 在 1983 年的研究先是假設有兩種型態的人,一類較為有耐心在意長期消費,願意存款在銀行長期;另一類較為沒耐心的人們偏好短期消費。模型有兩類均衡點,其中一個是較沒耐心的人們遭遇流動性危機急需用錢,從銀行大量提領錢出來,銀行為了應對這些提款,必須將手中原握有的資產先行(虧損)賣掉。然而原本有耐心的另一群人們擔心長期而言,他們的錢會拿不回來,因此對於這群人而言,最好的選擇也是在短期就將錢領出來,就形成銀行擠兌的現象。

銀行擠兌跟股票投資有一點很像,個人的觀點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去猜想其他人如何看待,都可以算是高層次思考 (higher-order belief) 的一環。舉例來說,凱因斯曾經以預測哪位佳麗是選美比賽的優勝者為例,怎麼樣的策略才會贏,最佳策略並不是去挑自己覺得最好看的參賽者,而是要去預測別人喜歡什麼型態的參賽者,才能預測誰是優勝者。股票市場也是類似道理,股價預測並非去挑自己最看好的股票,即便擁有別人不知道的資訊優勢,要去猜測金融市場其他投資人如何看待股價,才會是最佳策略。

銀行擠兌經常一開始是源自傳言 A 銀行經營有問題,但即便是知道正確資訊的儲戶,知道 A 銀行本質是健康的,但如果大部分其他人都相信 A 銀行有問題而去提錢,對於擁有資訊的人而言,其最佳策略也是跟其他沒有資訊的人一樣,先去領錢出來,因而最後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A 銀行將從傳言倒閉變成實質倒閉。

而要想辦法解決銀行擠兌的問題,Diamond 和 Dybvig 在當時也提出政府機構提供類似中央存款保險的保證,使原本體質健康的銀行,不會因為原本只是遭遇經營流言而被迫倒閉。根據報導,台灣是在 1985 年實施中央存款保險。


銀行危機加劇經濟大蕭條

在 Bernanke (1983) 的文章之前,學術界普遍認為銀行危機是經濟下滑之下的產物,而非銀行危機也是造成經濟下滑的原因。Bernanke 提出的證據,正如上面所提,銀行在經濟體中扮演蒐集公司和家戶個人借貸資訊的中樞角色,當一家銀行在經濟大蕭條倒閉時,很難將此資訊轉手給其他機構,因此原屬於倒閉銀行的借款人,由於資訊不對稱的關係,未必能跟其他銀行借到錢。因為在經濟不景氣時,其他存活下來的銀行更會嚴格執行貸款任務,優先借給有信用且熟悉的客戶。但正是信用較差的公司或個人在景氣差的時候,像是小型公司跟農戶,更需要向銀行借款,俗諺來說就是反而雨天收傘,晴天撐傘的現象。

當銀行更謹慎執行放貸款,公司會因為借不到足夠的錢而無法執行投資,生產力將會降低,甚至付不出員工薪水而需要裁員,即便公司最終撐過經濟大蕭條,因為之前沒辦法投資、留住員工和維持人力資本,中長期的經營依舊不好。這條透過銀行端的信貸通道 (credit channel),成為可以解釋為何有金融機構倒閉而形成的經濟危機,需要更長的時間復甦回到危機前的經濟水準。

這也是 Bernanke 在 1990 年代時和 Mark Gerteler, Simon Gilchrist 提出金融加速器 (financial accelerator) 的理論,金融體系的存在會加大經濟衰退跟成長的效果,在一般情況下,如上面的例子,金融體系可以降低借貸款方的監督和資訊成本,降低資訊不對稱,提供資金和流動性幫助公司和家戶,幫助增加產出和經濟體增長。但是在金融危機發生時,反而銀行較不願意提供資金並降低流動性給需要的公司跟一般大眾,進而影響實質公司投資、生產、消費,使得經濟體衰退時程更為拉長。

Bernanke 除了學者的身份,一般大眾最為熟悉應該是他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時期擔任聯準會主席的角色,許多政策也採用他之前的研究成果。在結束聯準會主席任期之後,也出版《行動的勇氣》(The Courage to Act) 回憶一路以來在學術界跟聯準會的經驗。近期也推出 《21st Century Monetary Policy: The Federal Reserve from the Great Inflation to COVID-19》,整理近幾十年以來的美國貨幣政策。


結語

在金融危機之前,研究總體經濟跟金融市場常被視為不同領域,很少有研究者將兩邊的研究融合再一起,然而金融危機發生時,學術界才發現原來我們對這兩塊的研究知之甚少,許多理論提出都是由這三位得主等人在 80、90 年代提出。因此在金融危機之後,像是總體金融 (macro-finance) 以及銀行的相關研究顯著增長,時至今日成為經濟跟財金學術界的主流研究領域之一。


參考研究

封面圖片:諾貝爾獎官方推特

本文同步發佈於會計財經研究筆記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