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2018 諾貝爾經濟學獎 (二):Romer 的知識與成長

2018 諾貝爾經濟學獎 (二):Romer 的知識與成長

1990 年 Paul Romer 發表其代表作《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將新技術的出現,理解為人類經濟行為的選擇結果,而非憑空出現的巧合。其理論的關鍵在於知識的「非敵對性」,以及市場制度的重要。這正是諾貝爾獎所表揚 Romer 對經濟學最重要的貢獻。

為什麼 18 世紀以後,世界各地陸續出現「長期經濟成長」?這是經濟學最古老、最耐人尋味的問題。兩百多年來,各類成長理論不勝枚舉,最終多指向「技術進步」是經濟成長的關鍵。然而人類歷史數千年,從石器的使用、農業的出現、到航海技術的發明,技術始終都在進步,經濟的繁榮卻總是短暫,「人均所得 (或生產) 長期成長」是現代獨有的現象,這種「持續」的技術進步從何而來?

1990 年 Paul Romer 發表其代表作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筆者譯: 內生的技術進步),開啟了「新成長理論」的大門,他運用完整的數學模型,將新技術的出現,理解為人類經濟行為的選擇結果 (內生),而非憑空出現的巧合 (外生)。其理論的關鍵在於知識的「非敵對性 (Non-rivalry)」,以及市場制度的重要。這正是諾貝爾獎所表揚 Romer 對經濟學最重要的貢獻。

Romer 於 1982 年取得芝加哥大學經濟博士學位,1982-1988 年於羅徹斯特大學經濟系任教期間,發表內生成長理論。其後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史丹佛大學,目前則任教於紐約大學商學院,並曾於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 月間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1820-2010 人均 GDP 成長圖 (單位: 1990 國際元)
來源:吳聰敏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

知識「沒有敵對性」

知識的獨到之處在於「我使用這項知識,不會減少他人使用的成效」,這就是所謂的非敵對性。Romer 喜歡用廚房的例子比喻成長理論,假如有三位廚師,要怎麼讓他們做出更好、更多的佳餚呢?我們可以提供他們設備,例如菜刀。假如我把菜刀給了其中一位廚師,那其他兩位廚師就無法同時使用它。因此,要提升「每位廚師」的切菜速度和品質,我必須給他們三把菜刀,假如有十位廚師,我則必須提供十把菜刀。也就是說「平均每位」廚師的產出,取決於「平均每位」廚師的設備。

另一種,是教他們更有效率的烹飪技巧,或提供更美味的食譜。同樣一套烹飪技巧,任何一位廚師都能同時使用,並不會導致其他人使用上的困難。一份新的食譜能讓三位廚師使用,也能讓十位廚師使用。也就是說,「平均每位」廚師的產出提升多少,取決於烹飪技巧或食譜的「總量」,而非平均量。菜刀就好比資本等一般的生產要素,而烹飪技巧與食譜則是知識。Romer 提出

人均資源 x 知識總量 → 人均產出

這套理論有個非常重要的啟示,我們可以透過榨取地球資源來推動經濟成長,例如開採礦產、挖掘石油、砍伐森林等,但隨著人口不斷增加,每人分得的資源便會下降,需要榨取的資源也必須越來越多,但資源有限,也會越來越難取得。相反地,若透過知識的累積帶動成長,人口的增加並不會減少知識的總量,反而有「集思廣益」的效果,進而帶動知識的累積,經濟成長便能持續。

一般讀者容易將「敵對性」與「排他性 (Excludability) 」搞混,排他性是指「我能否阻止他人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知識本質上沒有敵對性,但卻不一定沒有排他性。排他性是可以創造的,例如: 透過專利制度阻止他人使用我生產的知識,這正是 Romer 另一項重要的貢獻。

孕育知識的「市場制度」

知識的創造的過程非常複雜,但畢竟是人類行為,仍會隨著經濟誘因變化。哪些經濟因素會影響新知識的生產呢?Romer 指出「市場制度」最為關鍵。

創造新知識須事先投入成本,例如研究的人力、時間、經費等,然而新的知識或技術一旦出現,卻沒有敵對性,人人都「可能」利用這項新知識而受益。回到三位廚師的例子,假如研發一份新的食譜,能增加整間廚房的 3,000 元的收入,但研發新菜單的那位廚師,只拿到其中 1,000,其他兩位沒有投注時間心力,卻也分別得到 1,000 元,那麼誰願意當那位研發的廚師呢?又如果研發的成本是 1,500 元,研發新菜單應當能帶給整間廚房 1,500 元的收益,卻沒有人願意投入研發,這時候怎麼辦?

Romer 認為,應當善用市場制度,賦予知識排他性,也就是清楚界定知識的財產權。例如,透過專利,讓研發者「獨佔」自己生產的知識,如果他人想使用這項知識,必須透過市場交易,向擁有者購買這項知識的使用權。如此一來,研發者便能透過專利的買賣,以及其在專利市場的壟斷力,獲取事後的利潤,以彌補事前付出的研發成本。這樣的市場制度下,知識的研究與創新便成為常態性的生產活動,持續帶動經濟成長。這便是現代經濟成長與早期的技術革命不同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Romer 強調利用「市場制度」來促進知識累積,而僅非補貼研究經費。許多政策制定者一味花大錢補貼研發,卻未見成長有所起色,正是因為忽略了市場制度的重要性。

結語: 成長與環境

一旦人們獲取資源,並將資源以更有價值的方式重新配置,經濟成長便會出現。「廚房」是個很好的比喻,想像經濟體的生產活動就像一間廚房,我們依照「食譜」把相對廉價的素材結合在一起,創造更有價值的最終產品。我們能做出什麼樣的菜餚受到食材供給的限制,而且許多烹煮過程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如果只是不斷以相同的方式更大量地烹煮,想藉此達到廚房生產的成長,我們最終會將食材用盡,並製造一堆難以容忍的污染及困擾。歷史教導我們,經濟成長是源自於更好的食譜,而不是更大量的烹飪。新的食譜減少烹煮過程的副作用,並為相同的食材創造更多經濟價值。

(翻譯自: Paul Romer “Economic Growth,”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2nd Edition)

本次 Romer 與環境經濟學大師 Nordhaus 共同獲得諾貝爾獎,Romer 也在個人網頁上對環境議題的表示「有前提的樂觀」,他認為環境與經濟並不必然相互衝突,而解開此衝突的樞紐,正是「知識」。


封面圖片取自: https://blog.ted.com/paul_romer_at_t/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