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魔鏡魔鏡,哪個國家最 ... 呃,最什麼?

魔鏡魔鏡,哪個國家最 ... 呃,最什麼?

生活水準該如何衡量?GDP 嗎?還是競爭力?在這篇我們介紹一種用 "自由" 定義的好生活,稱之為能力觀點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接續先前〈GDP可以做什麼?〉一文,這篇文章要討論的觀念是生活水準。這不是完整的介紹;請將這篇當作激發思考的楔子,如有疑義或不滿歡迎留言,也許這會是下一篇文章的起點。


幾個星期前的某個夜晚我在無可奈何中搭了久違的一趟計程車,和司機閒扯著就聊到了國慶補假。身為血汗之島的一顆爆炸的血球、蒸散的汗珠,難得的假日自然是生活中無可取代的重要話題。然而司機 (他的工作裡可沒有國定假日這美好的玩意兒) 一句話讓我雖不認同還是分享了:

「台灣放太多假了啦,這樣不行,我們會沒有競爭力!你有想過嗎?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好玩的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是競爭力?當我們在談的是產品,競爭力並不難懂:有特色、品質高、價格低,只是不同的產品要在市場上生存,三者所需的比重不盡相同。如果我們談到國家競爭力的時候還用相同的定義,那麼提升競爭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全國人民抓去勞改:免付薪水價格就會低,而品質和特色也可以靠嚴刑峻法提升 … 嗯如果說生產的東西是分數,其實這就像我們倒楣的國、高中生?

顯然這不是大多數人會認同的國家功能。


那我們來比賽誰過得比較爽好了

但什麼樣的生活可以在跨國、跨時間的比較中稱之為「爽」?

親戚同事鄰居之間要比誰家小孩厲害,從成績、身高、音樂比賽到誰有美國籍都可以比;國家作為由無數街坊鄰居組成的群體,可以比的項目更不會少。坊間神棍系列的網站與雜誌常常提到的「競爭力」、上一篇提到的 GDP 、各式各樣的升級版 GDP 如綠色 GDP、以及神棍媒體的新寵如國民幸福指數等,每年都像領通告的藝人一樣不曾從電視上缺席。除了同樣一直出現到底有完沒完之外,上面提到的這些指標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它們最後都是衡量生活水準的途徑。

然而要衡量生活水準,首先要確立什麼是「高」生活水準。富有?身心健康?生活順心?快樂?自由?或是自我實現?這些條件之間其實沒有什麼因果關係:我可能富有但住在一個有錢也全都拿去請保鑣的黑道老巢、身心健康但一窮二白、凡事如我所願但悶悶不樂、自由自在但一事無成而意志消沉 … 等等。因此不論我們用滿足感 (如 GDP 即屬此一範疇 )、效用 (經濟學家說的社會福利指的就是這個)、快樂、或是自由與自我實現作為評估生活水準的角度,面對 " 生活 " 如此多樣的事情,必然都會有無從涵蓋的層面。


以「自由」定義的「好生活」

在這些衡量基礎中,經濟學界以外比較少聽到,但對政策已有一定影響的,就是由經濟學家 Amartya Sen 及哲學家 Martha Nussbaum 提出的 「自由」方式,稱之為「能力 (capability)」。這種「能力」是非常廣泛的概念:獲取足夠營養的能力、選擇學習讀書識字的能力、參與政治的能力 ……等等。這些能力其實就是一種自由,而這些自由就代表了我的生活水準。

用 「自由」來思考生活水準可能有些奇怪,但我們可以從獲取營養這例子來看看其中邏輯。假設我和一個富翁同樣都餓得半死;我是月底了沒錢別無選擇只能挨餓,而富翁則是自己支持的球隊贏了要還願禁食三天。就結果而言我們同樣都餓得七葷八素沒什麼不同,但富翁擁有不用挨餓的選擇。他有得選 (當初不要發祭品文就沒事了 ),我比較沒有,從這角度來看我們的生活水準就有些不同。

這種「能力」的觀念也包括政治參與的自由。想像有獨裁者三胞胎分別統治 A、B、C 三國;A 國開天闢地以來就是獨裁、B 國人民從小被洗腦說獨裁者會為了大家好,記得每次都要投給他、C 國人民則擁有完整的言論自由和民主歷史。同樣是獨裁,A 國人民好像最倒楣、B 國人民有選擇的能力,只是這能力受損、C 國人民自己要選一個獨裁者出來好像就有點活該。就結果而言,三個國家的人民同樣都給獨裁者管,他們的政治參與程度相同,但我們大概都會覺得三國的生活條件在政治上應該不太相當。

人的生活水準會因所在的環境而不同,自然也會因為我們的時代而不太一樣。假設呱牛我是大學生,我的曾祖父母在我這年紀時還活在專制的環境、呱牛爸和呱牛媽在這年紀開始體驗到一些民主化的進程,但獨裁者過世的時候還是要綁塊黑紗跟著大夥兒哭一下、而呱牛已經可以公開在網路上哞哞叫也不太擔心會被查水表。雖然呱牛一族好像沒有人想過要出來選,呱牛爸呱牛媽也和我一樣可以投票;從結果來看,我和我曾祖父母 20 歲左右時一樣沒有出來選,也和我爸媽大學畢業後一樣可以投票。然而從政治參與的「能力」來看,我有選擇而他們沒有,那就是我們的生活水準在政治參與上的不同。

圖 1:鳥籠外的生活,就算沒人想要,也是一種施為
圖片來源:THK

上面例子中的各種「結果」,本質上是我們生活的狀態。Sen 與 Nussbaum 所提的「能力」,粗略而言由以下觀念組成 (括弧內為 Sen 的用語):

  • 福祉 (wellbeing):這是指你身而為人過得好,讓你過得好的條件則稱為「功能 (functioning)」。「功能」包括你的所作所為 (doing) 以及你的狀態 (being)。作為的部分包含吃喝拉撒睡、學習、建立人際關係…… 等等。狀態也十分多樣,營養充足、免於瘧疾、不受歧視…… 等等,一樣族繁不及備載。

  • 施為 (agency):這是你塑造自己的生活與環境的能力。和福祉相比,人在吃飽穿暖之外你沒有也不一定過得不好的自由類型就算是施為。 Sen 自己舉的例子是假設我正在河邊野餐,看到有個人載浮載沉的從我眼前漂過去,雖然把午餐一拋跳進河裡把他拖上來會讓我渾身溼答答還可能不小心讓午餐也漂走,但我還是自願把他給拉了上岸。這就算是一種施為。

「能力」是達成福祉與施為的自由。直覺而言我們也許只在乎結果,但上面的例子應該多少能說明,為何選擇不同結果的自由也值得重視。


回到生活水準的討論上,我們之所以嘗試衡量生活水準,是因為我們希望能改善它。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覺得生活中這些事有改善的價值,那就該將之納入衡量的範圍。雖然這些自由的範疇太廣了,拿來當選舉口號大概只會讓自己更選不上,但目前仍有一些機構嘗試應用「能力」的觀點,來衡量不同國家的生活水準,例如:

  • 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 (Human Development Index,縮寫 HDI):涵蓋預期壽命、教育、收入。
  • OECD 的美好生活指數 (OECD Better Life Index,縮寫 BLI):層面更廣,包含居住、收入、就業、教育、環境、健康、工作與生活平衡 ……等等。

這些數字都是沒有納入台灣的國際組織算的,所以官方數據沒有台灣。主計總處自己算的版本是我們 2014 年的 HDI 排名21,BLI 在加上 OECD 有算的 36 國後 排名18。這些數字是否合理、排名又是高是低,就是讀者自行判斷了。 (同時也可以複習一下,先前楚門在分析村上春樹為什麼年年諾貝爾獎槓龜時,也曾討論過排序這件事情的困難。)


競爭力排名是比賽誰過得比較慘嗎?

回到一開始那令司機大哥憂心忡忡的競爭力:如果說多放假會降低競爭力,那麼一年要放幾天假才會最有競爭力?在跳進這問題前,我們該先弄清楚競爭力是怎麼定義的。

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的年度競爭力報告將競爭力定義為「決定一國生產力的體制、政策與要素」。在 2004 年負責重新設計該指標的經濟學家 Xavier Sala-i-Martin 與 Elsa V. Artadi 特別在該年報告中指出,不可以把競爭力定義為一國產品在全球的市占率。這是因為競爭力不是一種零和賽局;簡而言之,提升競爭力不是一種損人必然利己的遊戲。他們舉產業政策為例,補貼特定產業以提升競爭力背後隱含的就是這產業沒競爭力,補貼它反而讓讓有競爭力的產業資源變少。而透過貶值救出口,效果也包括讓進口品如原料等變貴,可能也會讓本國產業競爭力下降。這不是說這些政策必然減少競爭力,而是 「決定一國生產力的體制、政策與要素」是個十分豐富的概念,不能只看市占率這種數字。

就像人類發展指數,世界經濟論壇現行的競爭力指標不只一個,而是綜合了教育、健康 (放假睡飽很重要)、創新 (放假休息身心才有發揮創意的餘裕)、商業精緻程度、以及其他眾多指標 (括弧內為草莓族我個人的補充。);這些指標綜合的結果,才是所謂的「競爭力指標」。


答案是:沒有簡單的答案

「競爭力」的定義是影響「生產力」的諸多因素總合而成,而國家的生產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生產力與國民收入高度相關,而且也直接影響國內的投資報酬。國民收入是衡量生活水準的重要指標;投資報酬則是經濟成長的關鍵,而根據經濟學辭典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的定義,經濟成長就是「一國生活水準隨時間的增加」。所有這些途徑,最後都回到了對生活水準的衡量。

HDI、BLI、競爭力等都諸多指標綜合的結果,而問題往往就從「綜合」開始:到底要怎麼綜合才能保留這些指標帶給我們的資訊?直接取平均?加權平均?不論如何綜合,最後必然會流失一部份的資訊,而且「綜合」本身的過程更常常完全出於個人判斷。人腦能負荷的資訊量有限,把資料精簡的步驟恐怕無可避免。面對生產力、體制、甚至是生活這麼豐富的觀念,我們該謹記所有的指標都是濃縮後的資訊,因此沒有任何數字在「拼」到世界第一後就能讓我們世界大同。

回到這篇介紹的「能力」的觀點來看,生活水準的改善,就是讓人更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大概不是什麼政府可以「拼」的事情,但也才是需要追尋的目標。GDP、競爭力等經過濃縮的數據有它們的功能,但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一個單一的數字那麼簡單。


推薦閱讀

  • 沈恩 (Sen, Amartya). 2001. 《經濟發展與自由》 (Development as Freedom), 台北:先覺.

圖片取自:Rainer HungershausenTHK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