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沒有臉書,我們還是會塑造同溫層

沒有臉書,我們還是會塑造同溫層

更悲慘的是,就算我們其實願意跟意見不同的人交流,根據經濟學家 Thomas Schelling 提出的模型,我們可能還是會把自己關進不同的同溫泡泡。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周遭的人對於社會上的熱門議題,看法常常屬於相近的陣營﹖

這種現象有時被稱為社群網站「同溫層」、「資訊泡泡」,意思就是自己周圍的人整體呈現出來的想法和自己相近、比較聽不到想法不一樣的人的聲音。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有些常見的假說:

  1. 事實如此:我的想法是對的,我周圍的人也是聰明人,自然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
  2. 價值觀問題:我會這樣想是因為我的價值觀,我周圍的人價值觀跟我相似,所以結論也相近;
  3. 吵架很累:可能是因為說服意見不一樣的人太麻煩了、或是因為聽到有人附和自己比較愉快,想法相近的人最後就聚集在一起了;
  4. 萬惡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害的。

根據這些假說,意見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很容易顯得不願正視事實 ( 所以就出現網路上罵人常見的那句:「裝睡的人叫不醒」)、缺乏良知 ( 「這些可惡的 X 派 / OO 主義者 /覺青 / 老害!」)、或是被網軍、科技給操弄了。

然而根據經濟學家謝林 (Thomas Schelling) 接近半個世紀前提出的模型,就算我們其實還是想跟意見相左的人討論,只要有一點偏好的差異,就足以製造出同溫層泡泡之間壁壘分明的結果。這個模型由 Nicky Case 遊戲化,中文版是「別讓圖形不開心」。這款遊戲對於社會上不同陣營的人該如何相處是很好的寓言,大力推薦讀者點下連結去玩玩看。這次我們則從謝林原始的模型出發,來看看為什麼就算你願意接觸意見跟自己不一樣的人,還是會落入同溫層?


「英雄漫畫王道」的隔離模型

謝林當年提出這個研究「物以類聚」的模型的時候,想分析的是美國都市中種族居住地區彼此隔絕的現象。我們就跟著謝林當年的腳步,稍微換個情境,假想 10 個人一起出去玩,晚上訂的民宿是個大通鋪,10 人的床位連成一條直線。

— — — — — — — — — —
↑ 床位

這 10 個人都極為關心一個議題:「DC 和漫威,何者才是英雄漫畫的王道?」而且他們意見也不輕易動搖。晚上回到民宿後到了分床位的時間,他們想要在分完後坐在床上聊天。因為英雄漫畫王道對他們來講是極為重要的議題,一直聽別人唱反調也心煩,他們希望自己聊天的對象至少有一半的意見和自己一樣。而按照他們的音量,可能聊天的範圍大概是自己左右各數兩個床位、也就是以自己為中心的 5 人。

假設他們都乖乖待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會亂跑,分完床位後當天晚上的聊天對象就大致底定。我們用 o 代表 DC 派 4 人、x 代表漫威派 6 人,擲硬幣後分床位的結果如下:

o o X O x x x O x x

由左至右,以大寫標示的第 3、第 4、第 8 人,代表他們的周圍的床位分布沒有達成左右兩邊 4 人「至少有一半的意見和自己一樣」。這些人想換位子,但其他人已經滿意了。現在我們開放他們可以換位子,從左到右一次一人,而且因為達成「至少一半的鄰居意見和自己一樣」不想動了,要換位子的人只能和用大寫標示的人換。這個換床位的規則有兩種不同的結果,第一種是像下面這樣:

o o o x x x x O x x

現在不滿意的人只剩下右邊那個孤軍奮戰的 DC 支持者了。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換位子,這個床位分布就成了這 10 人今晚的定局。比較這個分布和原始擲硬幣的分配結果,從視覺上來說,兩種不同意見的人之間的隔離程度是有增加。如果我們用「左右兩邊的兩人意見都和自己一樣」來當作置身同溫層泡泡的指標,符合這標準的人一開始有 3 人,換完位子後就上升到 5 人。

如果第一個換位子的漫威支持者決定跟最右邊的 DC 支持者換位子,那麼另一種結果則是像這樣:

o o o o x x x x x x

這就變成了完美的隔離,只有在 DC 與漫威的楚河漢界之上的 2 人有辦法直接接觸到不同的意見。「左右兩邊的兩人意見都和自己一樣」的人這下一口氣變成了 8 人。

在這例子裡,沒有人積極地想把自己周圍的環境打造成毫無異議的資訊泡泡。他們只是不希望自己成為聊天團體中的少數,因此訂下了「左右兩邊 4 人至少有一半的意見和自己一樣」的標準。沒有人拒絕和意見不同的人聊天,但接觸和自己不同的意見的機會還是就這麼下降了。


微小的偏好,牢固的泡泡

同樣的結果,不只適用於直線床位的環境,也可以推廣到平面、甚至環面 ( 也就是甜甜圈形狀物體的表面 ) 。讀者可以拿一張紙畫下棋盤狀的格線,在一半的格子裡隨機擺放兩種不同的硬幣,然後用「每個硬幣周圍至少要有幾分之一的硬幣和中心是同一種硬幣」這類的規則,一次移動一個,重新安排硬幣後觀察硬幣的分布。在謝林設計的這模型裡,最後的分布都會呈現相當程度的隔離。

如果自己擺棋盤有點麻煩,在「別讓圖形不開心」裡,玩家可以直接設定不同的移動標準。這是遊戲裡兩種長得有點萌的形狀一種一開始的分布:

上圖看起來兩種形狀還算分散。如果把門檻設定成「如果 20% 以下的鄰居和我一樣,我就移動出去」,結果是像這樣:

看起來隔離程度還不太大。如果把搬家的門檻拉高到 30%,結果會變這樣:

已經可以看出一些隔離的結果了。如果門檻到了 50%,也就是每個圖形只是不希望他在自己的鄰居間落於少數,結果長這樣:

壁壘分明的結果出現!不需要排除異己,只需要「不希望自己落居少數」,就足以製造出相當明顯的隔離結果。


不需要偏見,也能有資訊泡泡

「不希望自己身為周圍的人的少數」是很正常的心理。畢竟如果你主要出沒的討論區是 PTT,當然不想花時間在 Line 的長輩群組吵架;如果你的資訊來源以四大報為主,網路論壇上的相反意見看起來自然就像網路酸民在碎嘴。

然而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其實也會有他們的道理,只是我們還不清楚他們的推論是怎麼運作的。這時候即便我們不假設對方就是無知、 XX 盲、或是狼心狗肺,謝林的模型顯示,就算我們還是樂意聽聽不一樣的看法,只是相對而言還是有些取暖的傾向,我們仍會落入同溫層泡泡中,大幅減少我們接觸不同意見的機會。

在中文版「別讓圖形不開心」,譯者選擇將副標題取作「看似無害的選擇,如何導致不和諧的社會」。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以接觸不同意見的機會來說,這些看似無害的選擇,其實反而在我們周圍製造了過度和諧的泡泡。意見同溫層可能生於我們的偏見;然而模型告訴我們,我們不需要偏見、不需要居心不良的演算法,只要靠著些微的取暖傾向,就足以把自己關進沒有雜音的資訊泡泡。


延伸資料


首圖來源:Jimmy Yao (CC BY-NC 2.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