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誰支持同性婚姻?從出生世代與教育程度觀察

誰支持同性婚姻?從出生世代與教育程度觀察

對於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態度,除了「愈來愈多人支持」,「愈晚出生的人愈支持」,我們還知道什麼? 本文不討論如何說服其他人同性戀結婚不會對社會有什麼傷害,而要提供一些「事實」,邀請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人們對同性婚姻的態度如何形成?哪些可能的形成方式與本文提供的「事實」相符?

對於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態度,除了「愈來愈多人支持」,「愈晚出生的人愈支持」,我們還知道什麼? 本文不討論如何說服其他人同性戀結婚不會對社會有什麼傷害(或許下次你可以試試白經濟以前提過的〈談同性婚姻的經濟效率〉 說服他人)。而要提供一些「事實」,邀請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人們對同性婚姻的態度如何形成?哪些可能的形成方式與本文提供的「事實」相符?


記錄社會變遷的寶庫—台灣社會變遷調查

台灣認同,男女平權、政府信任…族繁不及備載,台灣社會變遷調查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每年以約 3000人的代表性調查,記錄這些人們心中重要的態度在台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面貌。對於同志相關的態度,社會變遷調查在1984、1991、2009、2012、2015,有所著墨。本文著重在近年的社會變遷,主要使用 2009、2012、2015 的調查。1991 年的調查資料會拿來給大家看一下 25 年前的台灣長什麼樣子。1 各年詢問問題如下:

1991:同性戀的人應有彼此結婚的權利。
選項:非常同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無法選擇
2009:那麼,同性成年人之間(男人與男人,女人與女人)的性關係呢?
選項:一定不對、大部份時候都是不對的、只有在某些時候是不對的、完全沒有不對、無法選擇
2012:同性戀者也應該享有結婚的權利。2
選項:非常同意、同意、無所謂同不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015:同性戀的人應有彼此結婚的權利。
選項: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無意見、拒答

本文分析方式:將同意跟非常同意放在贊成這一邊(2009 則是「只有在某些時候是不對的」以及「完全沒有不對),其他的回答放在另一邊。換句話說,我創造出一個「支持同性婚姻變數」,對每一個樣本而言,同意同性婚姻為 1,其他(可能不同意、無意見或拒答)為 0,我測量「某一族群同性婚姻支持程度」的方式,便是將該族群的「支持同性婚姻變數」取簡單平均,讀者可以將這樣測量出來的支持程度想像成:

  • 該族群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

或者,

  • 隨便在路上抓一個該族群的人,猜測他支持同性婚姻的機率。

因此,本文中「支持同性婚姻比例」與「支持同性婚姻態度」是同一個意思。

讀者可能會質疑,2009 年的問題跟其他年很不一樣,怎麼能拿來比呢?我的想法是,一個贊成同性婚姻的人一定會贊成同性戀可以發生性關係,因此 2009 年的結果可能會「高估」社會上贊成同性婚姻的傾向。換一個角度想,社會趨勢朝著愈來愈多人同意同性結婚的方向邁進,因此將 2009 年的結果納入分析可能會讓社會對同性態度在 2009-2015 的跨年變化看起來「變小」,只要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我覺得將 2009 年結果納入分析便沒有太大的問題。

我選取了 1950-1990 出生的世代觀察,原因無他,太年輕或太老,各年出生的樣本都太少,拿來推論心裡不踏實。3下文中我將 1950-1970 世代稱為「中年世代」,1971-1990 世代稱為「年輕世代」。

圖 1: 各調查年贊成同性婚姻比例
資料來源: 歷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

圖 1 畫出各調查年贊成同志擁有婚姻權利的人數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從 2009 到 2012 短短 3 年,台灣社會對同性婚姻態度的變化甚劇,從 33% 躍升到 58%。到底這些多出來支持同性戀婚姻權利的人是誰呢?

圖 2: 各調查年贊成同性婚姻比例按出生世代分
資料來源: 歷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

圖 2 中我將樣本分成「中年」與「年輕」世代。很明顯地,從 1991 到 2009 年的態度變遷主要是因為年輕世代的加入。但更有趣的是,從 2009 到 2012 年,「中年世代」贊成同性婚姻權利的成長率(從 20% 到 45%,2.5 倍)大於「年輕世代」(從 50% 到 72%,約1.5倍),中年世代是哪一群人呢,是 2017 的現在 47 到 67 歲的一代,從圖 1 跟圖 2 我們有了第一個結論:

近年同志婚姻態度變遷中,中年人的態度變化比年輕人還大。


放大鏡拿來,差一年出生有差?

所謂「愈晚出生愈支持同性婚姻」的猜測符合圖 2。這邊我要澄清一下「愈晚出生」代表的效果。在 2015 年,找一個 1950 出生的人跟一個 1990 出生的人,他們兩個有什麼差別?

  1. 出生年代不同,成長經驗不同
  2. 年齡不同,一個 65 歲,一個 25歲

年齡不一樣對同性婚姻態度會有什麼影響?一個可能是,年齡比較小的人,想法比較彈性,接受新知後,比較容易改變本來的態度。比較出生年相差無幾的世代(譬如 1989 跟 1990 出生的人)在 2009-2015 年間被觀察到的態度差異,我們會傾向將觀察到的差異歸因於「出生世代」效果,畢竟差一歲,心智年齡沒什麼差。然而,比較 1950 跟 1990 出生的人的時候,「出生世代」跟「年齡」效果都得考慮。

圖 3: 2009-2015 年調查資料中,不同出生世代,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
資料來源: 歷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

圖 3 畫出 2009、2012、2015 年受調查各出生年的樣本,其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

沒錯!愈晚出生確實愈支持同性婚姻,這個趨勢在 1950-1990 世代非常穩定。圖三也再次顯現,從 2009 到 2015 年間,「各出生世代」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都」上升了。

請小心,圖 3 中同一個調查年的資料裡,不同世代支持同性婚姻的態度,可能同時包含了上面提到的「年齡」(例:改變自己的容易程度) 與「世代」(例:成長經驗) 效果。如果只是比較相近的出生世代,我們就較有信心將變化歸於「世代效果」。


唸書跟挺同志有關係?

在解釋愈晚出生愈支持同性婚姻的討論中,有一個直覺的猜測:大家唸書唸多了,就比較挺同性婚姻吧(?)。這個猜測有兩個成分:

  1. 高等教育擴張,愈年輕的世代中,有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
  2. 高等教育「本身」會讓受高等教育的人,(1) 剛念完書就支持同性婚姻,(2) 面對社會討論同性婚姻議題時,比較容易從沒意見或不支持轉而支持同性婚姻。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應該預期:

  • 高教育程度的人,不論屬於哪一個世代,都比較支持同性婚姻。

進一步,我們可以詢問,不同時期的高等教育者,他們對同性婚姻的態度是不是不一樣?譬如:

  • 愈晚出生的高教育程度者,比起早一點世代中的的高教育程度者,更支持同性婚姻嗎(這個問題有趣的原因是,我們可能會猜測不同出生世代的高教育程度者,其支持同性婚姻的程度「一樣高」)?

下面的討論中,我只納入 2015 年的調查資料,以避免不同調查年間,不同社會氛圍對人們的影響。同時,這也較能代表「現在」台灣人們的想法。我將人們的教育程度粗分為低跟高以檢驗上述兩個猜測。中年世代的樣本裡(1950—1970),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者佔 39%,我將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者定義為「低教育程度」,其它則為「高教育程度」。

圖 4-1: 2015 年調查資料中,中年世代不同教育程度者,支持同性婚姻的態度
資料來源:2015 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

圖 4-1 畫出中年世代裡,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們,支持同性婚姻程度的變化,圖上的線是那些點的趨勢線(配適線)。4 關於圖片中的點與線的詮釋,有兩點需要小心。

  • 圖 4-1 每個點代表的樣本數不多,尤其 1965-1970 出生年間,低教育程度的人數相當少。對每一個點的數值大小不應過度詮釋。
  • 圖 4-1 的趨勢線代表的意思是,將樣本分為高低教育程度兩群體後,若根據樣本中出生年這項資訊「預測」人們支持同性婚姻的教育程度,我們的預測是什麼。5下文對圖 4-1 的詮釋皆基於趨勢線。

圖 4-1 中,高教育程度者比低教育程度者更支持同性婚姻,支持了原本的猜測。中年世代裡,高教育程度者有一半左右支持同性婚姻,低教育程度者約三成。另外,兩條趨勢線皆為向上的斜直線,代表「愈晚出生愈支持同性婚姻」的論述,在中年世代中,不論高低教育程度都成立。

圖 4-2 中,我以與圖 4-1 同樣的方法分析年輕世代,由於台灣的受教育程度在過去幾十年內驚人地上升,年輕世代中,用國中教育程度來定義低教育程度者已不再合適,我改定義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以下為「低教育程度」(年輕世代樣本裡,這樣定義下的低教育程度者佔全部樣本 34.5%)。

圖 4-2: 2015 年調查資料中,年輕世代不同教育程度者,支持同性婚姻的態度
資料來源:2015 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

請再次注意:圖 4-1 與圖 4-2 中的教育程度定義不同。圖 4-1 的低教育程度者為「國中以下」,圖 4-2 的低教育程度者為「高中職以下」。雖然國中跟高中職念的書當然不一樣,但是分高低教育程度的目的是比較,在「差不多年出生」的人裡,「相對而言」教育程度比較低跟比較高的人,他們的想法有何不同? 另外,與圖 4-1 相同,讀者不應對圖 4-2 中的點的數值過度詮釋,尤其是 1982 年之後出生的低教育程度者(樣本數較少)。下文對圖 4-2 的詮釋基於兩條趨勢線。

圖 4-2 傳遞了一些與圖 4-1 相同的訊息:高教育程度者比低教育程度者支持同性婚姻。同時愈晚出生的人愈支持同性婚姻。然而,也有一些不同且有趣的訊息。

  • 低教育程度者的同性婚姻支持程度,隨著出生世代的推演,與高教育程度者愈來愈接近。

這是一個有趣的觀察,結合「愈晚出生愈支持同性婚姻」以及「讀愈多書愈支持同性婚姻」兩個敘述(兩個敘述從上文看來都是對的),我們可能會猜測愈晚出生愈支持的可能來源是愈晚出生的人讀愈多書(教育程度提升)。然而,從圖 4-2 看來,愈晚出生愈支持的變化來源,在年輕世代中,更多是來自於低教育程度者(高中職以下),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想,這可能只代表著最年輕世代所有人對於同性婚姻的看法相差無幾。


從事實到推論

出生世代、教育程度與支持同性婚姻與否,有因果關係嗎?我們並不清楚。本文至今為止的敘述,目的是提供一些「事實」,譬如:高教育程度者比較支持同性婚姻。這個觀察並不代表,高教育程度者是因為念比較多書而比較支持同性婚姻。圖 3 中不同世代間支持同性婚姻的態度差距,我也不清楚到底是怎麼來的(即使上文提供了世代與年齡兩個思考面向,但是「世代」代表什麼,其實並不清楚)。

觀察上面幾張圖片顯現的事實,是我們理解「人們對同性婚姻態度」的起點。這些事實就好像那個好死不死被牛頓看到掉下來的蘋果,引起我們的好奇,而下一步,便是建立可以解釋這些事實的假說。

開始瞎掰假說吧

本文至今為止傳遞的關於台灣現在同性婚姻態度的事實如下:

近年台灣社會中,支持同性婚姻的態度變化,中年世代比起年輕世代還要劇烈(增加較多)。
不論教育程度,愈晚出生的世代皆愈支持同性婚姻。
不論出生世代,高教育程度者皆比低教育程度者支持同性婚姻。
年輕世代中,隨著出生世代推演,低教育程度者對同性婚姻支持的增加,比高教育程度者還要多(最年輕世代的人們對同性婚姻的態度趨於一致)。

我提供以下兩個瞎掰的方向。

接觸資訊與成長經驗

如果我們想像一個人的一生,會有兩次時間要決定支持同性婚姻與否,一次是年輕的時候(20 歲之類),一次是中年(40 歲之類),人們面對這兩個時點,什麼因素會影響決定呢?

年輕的時候,第一次形成同性戀婚姻的態度,依靠的可能是「接觸的資訊」(包括成長經驗)。

較早跟較晚的世代裡,不同教育程度者接觸的資訊與成長經驗的某些部分可能較為相似,譬如 1990 出生世代的人,不論那個教育程度,大概都在中學時期就聽過同性戀這個名詞。 1950 世代的人,則可能不論哪個教育程度,在他 30 歲之前,都沒聽過同性戀這詞(?),或是無從想像同性戀到底是什麼。 1960-1980 出生世代的人,則處在有些人獲得資訊,有些人沒獲得資訊的世代。

人們接觸的資訊百百種,但在年輕的時候接觸到的資訊中,我想特別提起「教育內容」這項資訊。對我而言,教育內容是學生形成對這世界想像的重要起源。因此,在義務教育中,完全沒有提到同性戀的課綱,與明確列出章節解釋性別認同的課綱,有可能讓學生長大後形成對同性戀不同的態度(順帶一提,性別平等教育法於 2004 年通過)。6

老了一定頑固嗎?

中年的時候,要如何決定支持同性婚姻與否呢?

圖 4-1 中,中年世代的高低教育者,其支持程度不同,除了接觸資訊不同,也可能是「固執程度」不同。如果同性戀對於所有中年世代的人而言,確實是年輕時不太會接觸到的觀念,那麼,關鍵就變成,在近年同性戀資訊已相對普遍的狀況下,不同人「面對新知」的態度。

高低教育程度者的頑固程度不同嗎?我們並不清楚。如何測量固執程度是一個相當有趣也重要的問題。如果有某些因素使得人們比較願意接收新知(教育內容裡強調多元價值觀?),那麼這些經驗應該也會影響這群人對其他事情的態度,譬如「環保」、「男女平等」、「新移民」等等在近代被大量討論的價值。

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資料是長時間對同一群人做問卷調查,就我所知,台灣不存在這種資料,但如果只是針對具有「某些特質的人」,譬如「1980 年台南縣出生、女性、高中畢業、父親教育程度國中畢業、母親閩南人」這樣的樣本,台灣社會變遷調查便派得上用場,由於台灣社會變遷調查每五年便會重複一次問卷主題(有些問題更常詢問,譬如台灣人認同),我們可以追溯同一年出生,但具有不同特質的人,對於某一特定議題的態度變化,進而觀察具有哪些特質的人比較頑固。

當然,頑固程度與接觸資訊兩者的影響交織。愈頑固的人,可能愈不會在中年的時候接觸到新知(遑論改變想法)。


小結:不只愈晚出生愈支持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婚姻的態度相當對立嗎?從社會變遷調查的資料看來,近年人們對於同性婚姻的態度愈來愈相似,更令人高興的是,這份相似,更多是來自於哪些原本不支持同性婚姻的群體(中年世代)。

人們的想法並非一成不變,然而,是「什麼」決定了人們的改變?只要持續溝通,台灣社會便能對同性婚姻的態度有更多共識嗎?答案仍藏在五里霧中。未來,農夫相信藉由探索「接觸的資訊對態度的影響」與「決定固執程度的因素」,我們不只能夠理解,教育程度和出生世代與同性婚姻態度有沒有因果關係,我們也會更加理解,該怎麼讓台灣走向一個,不同想法的人們能夠彼此溝通的社會。


開放資料

本文相關檔案,包括整理原始資料、做圖的程式碼(Stata 與 R)、圖片的原始資料(csv),與圖片(jpg),都放在 這裡。由於資料使用規定,我們不能提供台灣社會變遷調查原始資料,但我們提供了做圖片需要的資料(經過處理的 csv 檔案),讓大家能夠在自己的電腦生成圖片。請大家踴躍取用。如果發現任何錯誤,請大家好心地告訴我們,感謝!

若您有中研院研究調查資料庫(SRDA)的會員資格(大專以上學生都能申請喔),您可以在下面提供的載點,下載台灣社會變遷調查歷年原始資料,之後只要在本文相關檔案中將檔案路徑設置好,便能從頭到尾重製本文的所有圖片。

本文使用的調查資料的載點如下:

大家也可以自己玩玩社會變遷調查資料,歡迎跟我們分享您的發現!


上一版錯誤的補充解釋

本文第一版在 2016 年 12 月上稿,當時本文宣稱 1970 年代左右出生的人,其支持同志婚姻程度有很大變化。經過檢查,該結果來自我在定義高低教育程度者時,對 1970 以前與以後出生的樣本,採取不同定義所導致,而非如宣稱所言。造成讀過第一版的讀者困擾,相當抱歉。這是為什麼在這一版中,將圖片分成圖 4-1、圖 4-2 的原因。

首圖來自 Kenny Mori,他的作品在這裡


  1. 不使用 1984 年的調查,是因為當時調查的世代如今已經太老了 ↩︎

  2. 2012 年社會變遷調查問了一堆關於同性戀的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這裡下載問卷 ↩︎

  3. 本文資料處理過程如下:刪除未填答同志相關問題、教育程度、性別、宗教的樣本 (這些樣本佔全部樣本不到 0.7%)。 ↩︎

  4. 提供給有統計背景的讀者參考,圖上的線是對那些點用最小平方法(OLS)估計後,得到的預測值。 ↩︎

  5. 這項預測中有一項重要條件:假設出生年與支持同志婚姻的態度是線性關係。 ↩︎

  6. 教育內容不僅作為「資訊」本身可能影響學生態度,也可能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纏在一起,而有第二層的效果。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