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社會科學交換日記(上):經濟學是新自由主義嗎?

社會科學交換日記(上):經濟學是新自由主義嗎?

身為一個經濟學學徒,偶爾會接收到的批評之一就是「經濟學家是新自由主義者」。然而往往會讓其他人感到意外的是,經濟學徒很多都不知道什麼是新自由主義。所以,經濟學家是新自由主義者嗎?

身為一個經濟學的小小學徒,偶爾會接收到的批評之一就是「經濟學家是新自由主義者」。然而往往會讓其他人感到意外的是,經濟學徒很多都不知道什麼是新自由主義。這句言者覺得理當擲地有聲的攻擊,打在呱牛我身上感覺就像數碼寶貝被神奇寶貝球 K 到一樣,對於這凌空飛來的不明物體實在毫無頭緒。到底新自由主義是什麼?為什麼我學經濟學就是新自由主義者?呱牛我就找了一位相關領域的朋友來問問,這奇妙的五字箴言是在說些什麼。


**遊戲規則:**本篇整理自呱牛與一個同樣學習社會科學的朋友的 Facebook 對話,呱牛發言以內文形式呈現,來自對手的攻擊則放在引用框框中。由一邊拋出問題,對方可以在趕報告或抱佛腳的閒暇時間回答。


釐清定義:新自由主義是什麼?

你們每次都說我新自由主義,但我唸了幾年的經濟學也從沒在任何一本課本裡看過這個辭彙。到底新自由主義是什麼?

新自由主義,是由海耶克、傅利曼等人為號召,起先是奧地利的讀書會,後來在芝加哥落地生根的一個學派。主要目標是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擾、削減社福支出、削弱工會力量、避免由國家主導的計劃經濟。

新自由主義支持健全法規、鬆綁金融、降低關稅、促進資本跨國界流動來促進經濟發展,同時間冗員過多的國營企業應該私有化。

新自由主義者相信市場自然會調節出最好的結果,只要沒有政府干預。最終目的可以說是讓市場自然而然推導出最佳解。結果不夠好一定是政府的干涉。

經濟學幾年的訓練下來,一個後果是讓我很不習慣討論沒有「定義」的主題。如果看看「主義」這詞的用法,維基百科在英文的 -ism 結尾詞條裡列出了三種常見的用法:

  • 哲學思維
  • 政治意識形態
  • 藝術運動

如果放在這情境裡,我猜想「新自由主義」應該最接近「政治意識形態」。我認為當我們稱一群人為 XX 主義者,就表示這些人在大多數情況裡會相當一貫地選擇 XX。假如神奇寶貝訓練師小智每次戰鬥都使用皮卡丘,我們可以稱他為皮卡丘主義者;如果他推行輪班制,讓每個神奇寶貝排班平均出賽,我們可以說他是輪班主義者。所以 XX 主義者選擇 XX 應該本身就是一種目標,而非隨狀況調整的手段。如果小智完全看對手屬性決定哪隻出賽,稱他為皮卡丘主義者就缺乏根據。當使用削減社福支出、削弱工會力量等手段被稱之為「主義」,看來「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擾」對這群新自由主義者來說就是目標,而非達成其他更深遠目的的方法。


那麼這樣一來,經濟學家,以及呱牛這種經濟學界不入流的食物鏈底層,算是新自由主義者嗎?我覺得不算。

對於大眾來說,大概少有以削弱政府角色為目的的人。但如果裁減政府的介入程度可以改善全體國民的生活品質,應該就比較不會有人反對。畢竟政府是個為了特定目的(儘管這個目的是什麼大家的想法不太一樣)而存在的組織,它的存在以及規模不是什麼無法撼動的價值。如果不同型態、規模的政府更有助於達成這些目的,改變政府的角色以達成這些目的就不是一種主義,只是面對問題時找來的解決方法。

但這問題還有一部分,就是經濟學家對「市場」似乎特別友善?


經濟學家相信市場嗎?

這個問題有兩個部分,首先是「市場」是什麼?市場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結果;拿著東西彼此交換,是人類行為再自然不過的產物。經濟學家談的自由市場是個抽象的觀念,指的是一個消費者盡力滿足自己(稱為「效用極大化」)、廠商盡可能賺錢(利潤極大化)、每個人互不認識但自由交易的環境。在這樣一個假想的環境裡,交易會產生一組價格。在這價格下買入某商品的消費者,他們從這筆消費中獲得的滿足感會大於或是等於商品的價格,而廠商的成本則小於或等於這價格。有一個用數學可以證明的定理,就是沒有辦法在不損及一些市場參與者利益的情況下改善價格帶來的分配。當經濟學家說市場「有效率」,達成這「無法在不剝奪某些人現有的資源使而使他人得利」的狀況之能力就是市場的「效率」。

這個定理是數學式子的產物,沒有相信或不相信的問題。「經濟學家相信市場嗎?」這問題裡的「市場」觀念非常明確,問題在於這「相信」是「相信現實世界長得像這種觀念上的市場」、「相信現實世界應該要長得像觀念上的市場」、還是其他不同的想法?

當我們談經濟學家的看法,前面這兩種大概無法描述他們的普遍看法。比較精確一點來說,經濟學家相信有一些環境可以用這種觀念上的市場的架構加以分析。只不過分析之後,有時恰巧就會得到批評經濟學家是新自由主義者看到的「結果不夠好一定是政府的干涉」這種結論。但難道就沒有政府搞砸的狀況嗎?看看過去數年遍地開花的抗爭,對象不就常常是政府?

不過,什麼環境適合以市場分析?什麼環境又需要不同的切入角度?其實現代經濟學對於不同的主題已經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方法。經濟學家彼此之間對於什麼環境可以用市場來分析常常也是經濟學家之間爭論的來源,但有爭論就代表有不同的意見。以「促進資本跨國界流動」而言,經濟學界普遍支持透明的金融監理,其中一個目的就是阻止資金全部躲到避稅天堂這種資本跨國界流動。這也可以說成是支持資訊透明下的資本流動,但 2011 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也有 257 名經濟學家連署支持在貿易協定中保留外國施行資本管制的空間。

所以這樣的意識形態,其實沒那麼主流嗎?

你現在是在問經濟學家這一小撮奇怪生物,還是外面的正常人?

經濟學家。

先講正常人好了:正常人的話通常想法前後不會一貫。他們可能覺得自己相信或不相信某個主義,但通常會同時支持與反對符合這主義的不同政策。經濟學家的話是有這種人,但你提到的傅利曼和海耶克也支持不少與你描述的「新自由主義」牴觸的政策。海耶克是早期提供支持「基本收入」的經濟學立論基礎的經濟學家,但這政策在現代的政治光譜上應該會被定位成最討厭新自由主義者的左派。傅利曼的經濟學研究主要在政府的貨幣政策;發行貨幣這種在現代由政府壟斷的事業,完完全全就是政府介入。號稱新自由主義邪惡帝國首府的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近年還做了不少透過政府在兒童 0-3 歲時介入家庭的早期教育來改善貧窮家庭小孩的長期發展、發「搬家券」鼓勵低收入戶搬離犯罪溫床社區等政策的研究。這些政策在保守派看來可是令人髮指的政府擴權,但經濟學界現在已累積了一些研究指出這些政策對貧窮家庭子女有正面的長期影響。當然,有正面影響不代表這政策就絕對是對的選擇。

你前面談到的那一系列政策,對於社會整體的福祉有或沒有幫助,不該是信念或主義的問題。想知道一個政策有或沒有用,該做的是去發展認識這政策影響層面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處理數據以檢視理論)。盲目的相信這些政策一定有用或沒用,不是社會科學該有的態度。

到底一堆左派大師日夜批評的新自由主義,在經濟學家眼中到底存不存在呢?還是左派在打稻草人?

比起其他正常人類,經濟學家可能比較不相信政府一點。然而經濟學如果比別的領域不喜歡政府,多半不是出於什麼主義,而是經濟學家花了更多時間在認識「誘因」的威力,畢竟整個經濟學講的就是人如何面對誘因。政府也是由人組成的;只要是人就很難逃脫一些基本誘因(譬如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驅使。當政府的制度設計無法誘使其中成員為民謀福祉,近年看到的抗爭議題也就成了難以避免的現象,而相信了政府後又覺得被騙的人(還記得六三三嗎?)多數也只能自認倒楣。當然我們希望公務員可以對抗誘因好好做事,但我們希望官員有什麼表現、和他們實際上的作為是兩回事。這就和不管你相不相信地心引力,你往上跳多半還是不會成功跳進衛星軌道是一樣的道理。


社會科學交換日記(下):自由市場哪裡自由?


與談人介紹:彭銘得,工程背景,生物醫學背景。體認到人的問題終究要由人解決,目前就讀社會學博班。研究興趣為高等教育評鑑對學術活動的影響。


圖片取自shehan peruma中岑 范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