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自私自利的經濟人?利他行為與經濟學

自私自利的經濟人?利他行為與經濟學

在中學第一次在課堂上經濟學時,課本的第一句總是說: “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而且自利的” 反應比較快的同學們馬上就會吐槽:“老師,這個世界上明明就有很多不理性的人啊!” “老師,那你要怎麼解釋陳樹菊阿嬤的善行?” 看來經濟學家好像總是活在真空的世界裡面,沒有很瞭解現實人心的險惡。

在中學第一次在課堂上經濟學時,課本的第一句總是說:

「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而且自利的」

反應比較快的同學們馬上就會吐槽:「老師,這個世界上明明就有很多不理性的人啊!」 「老師,那你要怎麼解釋陳樹菊阿嬤的善行?」

看來經濟學家好像總是活在真空的世界裡面,沒有很瞭解現實人心的險惡。

確實,這兩個假設乍看之下似乎很不真實。但沒事就喜歡吐槽別人研究人類行為的經濟學家,當然也注意到人類不太理性,而且有時候不那麼自私。不過關於理性的議題雖然很有趣,但也牽涉到許多複雜的議題,很難簡短論之。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將專注在利他行為上。究竟為什麼人有時會願意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呢?我會提出一些經濟學家提出的可能性,來解釋為什麼人類可能有利他行為,而且仍然可以留著「人是理性自利的」這個預設。


捐獻實驗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實驗:

在一間坐了 30 人的教室中,每一個人手上有一張 100 元的鈔票。每一個人可以選擇把錢捐出來,或當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捐出來的錢會放進一個神奇寶箱中,每放一塊錢就會吐出五塊錢,吐出來的錢就再平分給所有同學。

為了避免不捐錢的同學事後被霸凌,每個人都會拿到一個信封袋,他們可以決定放進真鈔,或是玩具紙鈔,不會被別人發現。信封袋統一收集起來以後,再一起放進寶箱裡面。

如果是你的話,你要不要捐錢呢?

第一回合結束了!打開寶箱一看,裡面總共有 3000 元,每個人又平分到了 100 元。你一面為這 100 元加菜金高興,一面動動腦倒回來算一下,原來剛剛有六個人捐錢。現在第二回合要開始了,你要不要捐錢呢?


這個實驗叫做「公共財賽局」(public goods game)。這就像是社區需要新設健身中心,里長在公園擺了一個捐款箱來募款。蓋好的健身中心每一個人都可以使用,但是你卻可以不用付錢──如果你是經濟學家,當然選擇搭便車啊!同樣的,在剛剛的捐獻實驗中,如果你捐錢的話,你最後拿到的就是寶箱中分到的錢;但如果不捐的話,不只可以拿到寶箱的錢,自己手上的 100 元也留下來了!

有趣的是,對全體來說最好的結果是什麼呢?其實應該是所有人都捐錢。如果 30 個人全部捐錢,每一個人都可以分到 500 元回家。如果少了一個人捐,每個人就會少分到 50/3 元 (約 17 元) ,很不方便。如果每個人都願意貢獻在健身中心上,每個人都可以使用高檔的設備;但如果萬人響應一人捐錢,那恐怕這健身中心連一塊瑜珈墊都買不起。 那麼結果究竟如何呢?

費爾和蓋希特 (Fehr and Gächter) 在 1999 年作了這個實驗。他們請受試者連續做十次同樣的遊戲,並且每一次都重新分組,避免大家十回合玩下來 會腦羞 會出現其他的密謀行為。結果顯示在下圖的白點部分:

圖 1: Fehr and Gächter 公共財賽局實驗結果
說明:圖取自 Fehr and Gächter (1999)。

我們會發現,有一部分的人一開始會先捐錢。然後慢慢的,發現風向不太對,其他人怎麼都不捐錢,不如自己趕緊跳槽吧。這種長期而言捐錢的人越來越少的趨勢,在許多研究中都能看到。

但是沒人捐錢的話,健身房就蓋不起來了,怎麼辦?在費爾和蓋希特的實驗中,還設計了有「處罰」機制的回合。在這些回合中,玩家可以花錢「處罰」那些搭便車的人。玩家在決定捐錢以後,可以看到其他人捐了多少錢,然後決定是不是要犧牲 10% 的收入來代替月亮懲罰他們。

上圖的黑點部分,表示的是「處罰」回合的結果。我們可以輕易發現,加了這個處罰機制之後,捐獻的比例竟然逆風高飛、節節高升。整個社會都變成善心人士,經濟起飛人民素質提升,處罰也都用不到了。所以看起來人還是滿自利的。

可是等一下,如果經濟學家說的是對的,那應該從頭開始,就沒有一個人會願意捐錢。為什麼即使到了第十回合,還是有人不離不棄願意捐錢呢?顯然人不是真的完全自利的!


別人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

我們常常都會有這樣的經驗,扶老奶奶過馬路以後,雖然沒有得到什麼實質報酬,但聽到對方的感謝,總是心裡暖暖的,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會不會我們在做判斷的時候,其實也考量了這一點呢?

關於利他行為的一個著名實驗是「獨裁者賽局」。最早的獨裁者賽局實驗是卡內曼、內區、泰勒 (Khaneman, Knetsch, and Thaler, 1986) 提出來的版本:

受試者兩兩隨機配對。其中一個人將會拿到 20 元,並且可以從以下兩種分配方式中選一個:各拿 10 元,或是分配者拿 18 元、對手拿 2 元。

如果你眼裡在乎的只有錢,那麼對你來說,如果你是獨裁者,當然九一拆帳是比較好的分配法 (反正你的對手不知道你是誰)。但是在這個實驗當中,竟然有 76% 的受試者決定要平均分錢。在其他後續的實驗中,就算給受試者可以決定分錢比例的權利,普遍而言,也仍然有一半以上的受試者不會「暗槓」全部的錢。

要怎麼解釋這個詭異的現象呢?有一些經濟學家也試著提出社會偏好理論,把其他人的狀況也納進自己的考慮:如果我把這一塊錢捐給其他人,比起我留著自己用,還要更加開心的話,那我當然願意捐錢給其他人!陳樹菊女士認為,自己平常生活不需要用到什麼錢,就把賣菜的收入捐出來,蓋了圖書館。這種心靈上的滿足,是什麼也比不上的。

但是這就有一些奇怪的問題。如果真的有這樣子的理論,那它應該要能夠解釋大部分實驗的結果。但是在許多與利他行為相關的實驗中,很難找出一個普遍的理論可以適用在所有的狀況中。但這可能只是因為理論還不夠完善,還沒有夠好的方式可以捕捉人類的利他與自利行為。1

更麻煩的問題是,這要怎麼解釋有些人願意「犧牲生命」的行為?如果自己的生命都沒有了,別人的死活有跟我有什麼關係呢?這顯然不會是自利心在背後驅動的。2


犧牲的基因

自從達爾文提出了演化論之後,有許多學科都開始應用天擇的理論,來解釋他們所關心的現象。經濟學當然也不例外。

我們現在想像有兩群原始人,一群人是完全自私自利,只會幫自己採果子捕魚,鄰居感冒生病也不會看他一眼。另一群人卻願意互相協助,平常禮尚往來,出門打獵也都會一起,而且還非常願意為了朋友犧牲。

一開始兩群人各自為政,互不往來。再想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互助的人們越來越大團,漸漸擠壓到自私自利的人們的生存空間。慢慢的,自私自利人的人數開始減少,雖然互相幫助人對他們也不錯,不過總是很難回到當年榮光。

再過了一段時間,互相幫助人的聚落變成了一個大型部落,但是喜歡犧牲救人的人也變多了。本來一年才會有一起犧牲的事件,現在三天兩頭就有人送命,或是自己吃不飽飯還把飯分給別人,導致互相幫助人人數一直沒有再增加,甚至還微微減少了。自私自利人們一向不過問世事,在聚落中人數又多了起來。

雖然這些只是虛構的故事。但是在演化模型當中,當我們設定了人們的行動模式,天擇就會替我們留下最適於生存的一組基因。在某些情形下,對於基因的存活而言,一定程度的自我犧牲依然是必要的,而有一些人需要是自私自利的,大部分的人則是「有條件的」善心,在某種程度下,還是願意犧牲一點點,來換取自己的利益。3 這個理論是不是對的呢?沒有人知道。但是如果我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這樣的行為模式,那麼或許演化真的能夠稍微解釋人們的自利行為。4

當然,你還是可以說:

「啊你那個預設就是錯的,為什麼還要繞那麼多彎硬套你們的理論?」

確實,我們討論了這麼多,也還沒有辦法確定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單純只為了自利。不過經濟學家們大概也沒有傲慢到宣稱「人是理性自利的」就是世界的真理不容質疑。但如果這樣簡單的預設,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很多現實世界的現象,那不是很有力、方便,而且很有趣嘛!

在最後,引述一則達維斯和泰勒 (Dawes and Thaler, 1988, 頁 195) 提供的有趣故事,為這篇文章作個結尾:

在紐約州綺色佳附近的鄉鎮,很多農夫會把新鮮的蔬果放在路邊的桌子上。桌子上有一個小箱子,顧客拿了多少蔬果走,就自己投錢進箱子裡面。箱子只有一個小小的縫,所以錢可以投進去,但不能被拿出來。而且箱子也被鎖死在桌子上,所以要把箱子整個拿走也不是容易的事。這些農夫正好就是最了解人們行為模型的人:他們知道有夠多的人會願意付足夠的錢拿走蔬菜;而且也知道如果錢箱如果太容易拿,總有一天還是有人會把它拿走的。

參考文獻

  • Bester, Helmut, and Werner Güth. 1998. “Is Altruism Evolutionarily Stabl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34(2):193-209.

  • Camerer, Colin F. 2003. “Behavioral Game The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Dawes, Robyn, and Richard Thaler. 1988. “Cooper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3): 187-97.

  • Fehr, Ernst, and Simon Gachter. 2000. “Cooperation and Punishment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4): 980-994.

  • Kahneman, Daniel, Jack L. Knetsch, and Richard H. Thaler. 1986. “Fairness and the Assumptions of Economics.” Journal of Business, 59(4): S285-S300.


  1. 這些社會偏好理論考慮的面向非常多種,除了單純的利他行為以外,還有對其他人的羨慕嫉妒恨、社會的分配是否公平等等。 ↩︎

  2. 之所以暫時沒有犧牲生命的實驗經濟學研究,是因為「犧牲生命」在實驗室很難重現。不過據說一位經濟學家 Catherine Eckel 剛剛做了與自殺式攻擊有關的實驗,但是結果尚未完成。 ↩︎

  3. 關於演化賽局與利他行為的細節,可以參照 Bester 與 Güth (1994) 的文章。這篇文章指出,如果所有賽局中的玩家都是理性地與他人互動,亦即能夠推算出其他人的行動,那麼利他行為的存在與否會取決於玩家的互動模式。簡言之,沒有辦法保證利他行為是演化上穩定的。 ↩︎

  4. 有人利用研究神經機轉來說明:當我們在進行「捐獻」這類利他行為時,產生的回應竟然跟自利行為是一樣的!詳情請看友站連結:捐款其實很自私,但我們應該擁抱這種自私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