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明明不只香蕉的價碼,為什麼把我當猴子?

明明不只香蕉的價碼,為什麼把我當猴子?

在大家對薪資叫苦連天的年代裡,我們究竟有沒有被虧待?偶爾難免聽到「我們工作那麼辛苦,應該值得更好的待遇!」或者「不要把我們當廉價勞工」的吶喊。對各行各業揮灑的汗水我們都尊重,不過「辛不辛苦」和工資之間並不存在必然關係,更何況「辛不辛苦」取決於勞工的主觀判定


然而,並非沒有客觀指標作為合理薪資的參照。照理來說,私部門員工的實質薪資跟該員工的生產力應該呈正相關。當薪資低於生產力時,廠商會想多雇用勞工,在市場上勞工數量沒有變動,而廠商對勞工的需求變高時,薪資就會上升,直到薪資等於生產力為止,此時廠商便會停止增加僱用。1所以我們比較該問的是:

「若現在的我比以前更厲害,做事更有效率,我總該值得更好的薪水吧?」

下圖是工業部門的經常性薪資以及生產力的成長率,期間自民國 90 年始。所謂經常性薪資指的是本薪以及按月固定給付的各式獎金跟津貼,由於該指標不容易隨著季節等因素浮動,比較適合與生產力做比較。

圖 1:

圖 1 : 勞動生產力與薪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勞動生產力(紅線)上漲跟實質薪資(棕線)有類似的趨勢,但是一遇到上漲時薪資的調整幅度就比生產力小,而當勞動生產力下降的時候,薪資不一定會等比例下降。似乎象徵了薪資不會完全反映工作效率的可能性。雖然與生產力較為相關的是實質工資,但我們不妨也一起看看你每月薪水入帳的數字,也就是大家較為有感的名目薪資。除了民國 96 及 97 年的伴隨而來的薪資負成長,名目薪資基本上都不會隨著生產力成長率衰退而跟著衰退(比如 92 至 94 年、100 至 102 年)。原因在於薪資在商談的過程中,往往易升難降,當廠商加薪時大家欣然答應,而要減薪時員工將強烈反彈,有工會的產業更是如此。這種薪資難以下調的狀況我們稱之為薪資的向下僵固性。2

或許我們可以大喊:「抓到了!你看無良資方沒有在員工工作績效特別猛時多發錢!」但在這之前,我們可以先思考看看有沒有其他可能因素會使得實質薪資跟員工生產力無法充分同向變動。

1. 你得到的比薪水多。

比實質薪資更適合用來與生產力做比較的是所有勞工得到的福利。這些福利包括各種獎金、補助、旅遊等。然而要能夠得到完整的指標並不容易,除了資料的取得及換算之外,許多補助本身也會受季度影響。


2. 實質薪資怎麼看?

通常我們處理實質薪資的方法,是將名目薪資除以物價。而物價的計算通常是將商品市場中一些重要商品的價格抓出來做個加權指標,所謂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就是利用類似上述的計算方式產生。然而做為公司老闆,當他衡量你的生產能力(也就是產值)時,使用的是該商品的價格。假如你一小時能生產半台 iphone7 ,那老闆最多願意付的錢是 iphone7 的價格乘上 0.5。假設一年後你效率變好,一小時能產 0.8 台,那老闆最多願意付給你的是 「一年後 iphone7 的價格」乘上 0.8。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是要把「實質薪資」拿來跟生產力(一小時產幾台 iphone7 )比較的話,應該要把名目薪資用 iphone7 的價格平減,而不是 CPI。3當然這並非代表 CPI 平減的實質薪資是錯的(其實定義上而言他沒錯),只是不應該拿來與生產力比較。

經濟學家 Mankiw 也提過一個例子,對一個不產油的國家而言,當進口油價上漲時,由於石油是 CPI 構成的一個要素, CPI 就會上漲。此時如果你把國內各行各業的薪資都用 CPI 平減,會發現實質薪資變低了,而且必然低於生產力的水準。這並不代表公司在拿爛香蕉呼攏你,只是因為 CPI 上漲的動力與你的產業無關。


3. 老闆分給你的派變小了

直觀而言,如果公司裡面每個員工能力相等,那公司每位員工最多能獲得的薪水應該是公司的總產值,乘上公司願意將產值分給全體員工的比例(假設該比例叫做 A ),再除上員工的人數。如果 A 是 50% 且公司每年產值 100 萬,員工只有你跟另一位同事。那麼每年你就能獲得

(100 * 50%) / 2 = 25 萬

如果只看算式左邊的 100 / 2 ,會發現這個值就是平均產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勞動生產力,而式子右邊剛好就是薪資,所以 A 剛好就描述了勞動生產力跟薪資之間的關係。如果 A 是一個固定的數字,那勞動生產力跟薪資應該會等比例的變動,這也就是我們在圖 1 中試圖尋找的關係。但如果 A 是一個會隨時間變動的值,那生產力跟薪資便自然不會等比例移動。經濟學中把 A 稱作勞動份額( Labor share ),圖 2 描繪了台灣勞動份額的變動,此處的勞動份額已經內涵了雇主所給予的各式福利以及津貼。由此可知這塊餅真的越做越小了,從 1990 年代初的將近 55 % 逐漸掉落至 48 %。

圖 2:

圖 2 : 臺灣勞動份額
資料來源:FRED

為什麼分到的派變小塊了?

如果圖 1 中薪資看起來跟不上生產力的原因是上述的 1 或 2 的話,那代表我們或許沒有想像中被虧待。但如果是原因 3 呢?為什麼老闆分給員工的派變少了?其中有些人認為,許多能夠高效且便宜的機械化設備取代了人力,也因此分給勞工的總薪資就變少了。但反過來說,殘存下來仍被雇用的勞工,應該可以因為使用更好的設備而更有效率,從而爭取更高的薪資,但這一點從資料上來看說不通。

另外一派人認為科技發展使得人力之間的品質出現了不平等。比如會用電腦的勞工將取代不會用電腦的勞工,使後者被大量解雇,從而加總而言,總薪資會變得比以往少。然而這點在實證上也站不住腳。

最後一種說法指出,已開發國家(如美國)的勞動份額下降是因為大量勞力密集的產業都外包去國外,而留在國內的產業越趨資本密集了。但用貿易資料來看,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實這個理論。


結語

資料上來看,如果圖 1 的趨勢來自第 3 個解釋,那我們的確有可能在工作效率變強時,拿不到相對優渥的薪水,但遺憾的是目前經濟學還尚未確認為什麼分餡派時,所有勞工一起拿的那塊變小了。而上述以整個產業,而非各技術層級的勞工薪資分析,也會流失許多關於所得分配的資訊。身為求職者,我們只能在滿街雇主拿著香蕉招徠的同時,努力不當一隻溫順的猴子。


  1. 白經濟已經提過這個概念幾次,比較詳細的說法請見《基本工資害死你?》 ↩︎

  2. 如果把它寫成數學式子就是 W1 > a * W0,其中 W0 是前一期的薪資,W1 是這一期的薪資,a 是一個常數,a 越大的話薪資就越難下調,a 小的話下調空間就會比較大。實證上發現這個 a 的值大約是 0.99,也就是說薪水其實非常難以下調。 ↩︎

  3. 如果寫成數式就是:一小時 iphone7 產量 * iphone7 售價 = 你應該拿到的薪資(名目)。所以:一小時 iphone7 產量(生產力)= 你應該拿到的薪資(名目)/ iphone7 售價。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