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出政策有時候會講一些因果關係給大家聽,在這個例子目的是「加速景氣復甦速度及力道」,而手段則是「短期的消費提振」。只要把這些話講得理所當然,大家就會害怕自己問了問題好像顯得自己很沒有學問。然而行政院號稱的「目的→手段」關係,背後的邏輯就一定很有學問嘛?
為什麼讓同性伴侶可以結婚會提高經濟效率?因為人們能夠選擇自己真正愛的人,不會受到限制只能退而求其次。
生活水準該如何衡量?GDP 嗎?還是競爭力?在這篇我們介紹一種用 "自由" 定義的好生活,稱之為能力觀點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近年 “ 拼經濟 ” 從選戰口水化身成總統府的元旦文告口號,“ 促進經濟成長 ” 成了不容懷疑的萬用正當理由。神奇的三字縮寫 GDP 則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 “ 經濟 ” 的代名詞。但我們拼的這個 GDP 到底是什麼?拼了又有什麼用呢?
2015 年的諾貝爾獎於10月12日公佈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家 Angus Deaton 以 “ 消費、貧窮以及福利的分析 ” 之研究獲獎。是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研究,讓他從此也要列入諾貝爾這令學生顫抖的魔王名人堂呢?
先講結論:因為他還年輕。
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都是年度盛事,從生理醫學、物理、化學、文學、和平,到後來外掛上去的經濟學獎,都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但真要每年都被拿出來炒一下卻始終沒有得獎的,就屬我們的村上春樹先生。從 Google Trend 大概可以看到,這位槓龜多年的悲情人物每年 10 月份就會被大家重新拿出來喊一喊,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抱回大獎。
死刑議題不退流行,每有重大刑案,接踵而至的就是要求死刑的輿論浪潮,隨後是廢死和反廢死的互相攻訐,爭論越演越烈乃至於互相起底和人身攻擊,最後淹沒在失焦的爭論中,等待下一場機會。我們從這些辯論中學到什麼?
台灣於 2015 年 7 月調漲了基本工資,底薪勞工是否受惠的議題重燃。然而你是否思考過,薪資本就高於基本工資的眾多工作者,與這次調漲有什麼關係呢?而同樣扮演消費者的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個政策呢?最後,政府作為法定工資標準的確立者,還有什麼能做且必須去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