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公司金融 101:好壞難辨?談資訊不對稱

公司金融 101:好壞難辨?談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一詞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資訊多寡時常是我們做決定的根據,而此類研究在經濟、財金領域也是十分重要,像是諾貝爾獎委員會,在 2001 年時,就頒獎給 George Akerlof, Joseph Stiglitz, Michael Spence 三人,表彰他們在「資訊不對稱」相關研究的重要貢獻,此篇文章就來介紹幾篇重要的經典研究。


資訊不對稱,市場崩壞只剩品質差的車?

George Akerlof 以美國的二手車市為例,假設市場上只有兩種車:

  • 好車:又稱為桃子 (peaches) 車,開價 50 萬。
  • 爛車:又稱為檸檬 (lemons)車,開價 10 萬。

但由於資訊不對稱,消費者沒有足夠的資訊,來辨別好壞車,那假設一開始假設他取中間值開價 30 萬,則賣車的一方就不會將品質好的車放在市場上,因為無利可圖 (30 萬小於 50 萬)。因此現在市場上只剩下品質較差的檸檬車,但消費者如果發現市場上只剩下檸檬車,便沒有誘因持續付出 30 萬元購買,價格最後會降至 10 萬元,對買賣雙方都沒有得利,消費者無法在市場上購買到好品質的二手車。

而賣車的一方想要解決這項問題,可以多揭露資訊,或者聘請公正的認證單位來鑑定及顯示好的訊號 (signal) 來證明其品質,在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出現後,消費者便有足夠的資訊辨別好壞品質的車,便可將市場價格回歸正常,將檸檬車和桃子車讓消費者自行選擇。


好公司不想被模仿?只好做偉大的計劃?

在金融市場的研究當中,時常利用資訊不對稱作為研究主題,由於公司的營運狀況很難被一般的投資人知道,真實的公司品質難以被投資人觀察出來。舉例來說,如果有公司說想要登上月球和火星,開拓人類的未來,這項計畫聽起來十分偉大,但究竟是否如 CEO 所說的如此美好,還是只是一個對大眾宣傳的噱頭,燒錢沒辦法賺錢的專案計畫。由於公司的 CEO 或經理人了解公司的現況如何,以及未來投資計畫和標的是否有足夠的利潤,但要如何將此類資訊顯露給一般大眾知道是一門學問。

因此好的 A 公司嘗試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由於發射火箭或太空梭是極大的投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發,而只有品質好的公司可以做這類計畫,品質差的 B 公司無法模仿這項計畫,可能會使得他們破產而作罷。

但如果假設該公司只是想在沙漠中建立綠洲城市,由於這項計劃的成本相對到宇宙來得低,技術門檻也較小,品質差的 B 公司會有誘因模仿 A 公司,到市場上宣傳他們也有類似的計畫,使得市場上會誤以為 A 和 B 公司一樣品質好。因此 A 公司不得不想出一項計畫,是自己做得來,且其他品質差的公司模仿不來的專案計畫。


好公司要怎麼顯露?做傷害自己還是互利共生的決策?

一般來說,公司有兩種主要籌資管道,發行公司債或者發放股票,Stephen Ross 在 1970 年代的研究中指出,好的公司在籌資時,會以發行公司債作為主要考量,證明他們是體質良好的公司。由於借款需要償還,如果在景氣差的時候,許多營運不佳的公司會難以調動現金,因此會有破產的潛在成本,所以只有好公司可以在經濟情況糟的時候存活,因此他們會以借款作為籌資的主要管道,來彰顯自己的品質,但其實借款並不一定是公司最好的籌資管道。

然而如果公司選擇發行股票來募資,其實他們也可以證明自己是好的公司,Merton Miller 和 Kevin Rock 便提出公司會在每年(季)發放股利 (dividend) 給投資人,即便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時,有許多公司即便沒有賺錢,還是會發放股利給股東,為的是向他們證明自己的公司經營順暢,有能力配給股東足夠的報酬。但其實公司如果有獲利和多餘的錢,或許拿去做研發,開發未來的潛在市場,或許會比將錢直接分給股東來得好。

另外 Hayne Leland 和 David Pyle 也提出好的公司,老闆也會以持有自家股票作為正面訊號,因為當公司的未來前景看好,公司的利潤表現也會反映在股票價格之上,因此經理人有誘因持續保留股票,未來股價上漲時,他們的身價也會提升,使得股東和公司 CEO 都獲得回報。


結語

這篇文章帶大家回顧「資訊不對稱」的議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見到,在資訊不足時,不但消費者 (資訊缺乏的一方) 受傷害,整體市場也可能崩壞。

本文另外介紹相關的經典公司金融理論,來佐證這些 CEO 的決策行為。像是好公司將採取高成本的行爲,像是借款和發放股利,即便 CEO 可以選擇另外的方式來達到相同的目的,但他們會為了說服市場自己是高品質的公司,而採取這種次佳的方式。而品質差的公司即便知道這些訊號,卻無法採取相同的手段,原因是成本太高會使得自己無法繼續經營。因此投資人可以藉由 CEO 的所作所為,來判定公司的品質優劣。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Akerlof, G. A. (1978).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In Uncertainty in Economics (pp. 235-251).
  • Leland, H. E., & Pyle, D. H. (1977).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32(2), 371-387.
  • Miller, M. H., & Rock, K. (1985). Dividend policy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0(4), 1031-1051.
  • Myers, S. C., & Majluf, N. S. (1984).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2), 187-221.
  • Ross, S. A. (1977).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incentive-signalling approach.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23-40.

封面圖片:Avtar Sehra (Medium)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