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子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十六年間,有兩個重要趨勢不隨政黨輪替而改變。政治上,是台灣人認同比例;經濟上,是台灣對中國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橫亙於蔡英文女士,以及新科立委前方的一大挑戰,是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該如何發展。不討論利弊,本文討論台灣人心裡的想法。與中國經濟日益密切的生活中,社會不同角落的台灣人,看到了什麼?而這又會怎麼影響他的認同,以及他贊成台灣與中國貿易與否?
搶 (不)走我的飯碗,太可惡(沒差)拉
>目前社會上有人會說自己是台灣人,有人會說自己是中國人,也有人會說兩者都是。請問您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還是兩者都是?
(1)台灣人 (2)中國人 (3) 兩者都是 (4) 其他
上面的問題是研究者衡量族群認同的方法,答案的背後,可能是族群(本省外省客家原住民)、世代、性別、教育程度、訪問當年選舉氛圍。但你有沒有想過,台灣人的認同,也跟他的工作,有些關係?
台商,這大概是第一個想到的。1 圖一畫出自2000年以來,台商對中國投資核准金額占當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每年平均投資金額大概863 億美金,約台灣年度名目 GDP 2%,2 這些資金影響的不只台商,同時也是你我在台灣的工作機會。對於搶走你飯碗的人,討厭自然多過喜歡,但你會因此而改稱自己是台灣人嗎?
那得看自己的飯碗多容易被搶走。
公司經理不太害怕自己的飯碗被搶走,頂多變成台商,但經理的秘書就沒這麼樂觀了。低階技術人員在經貿整合中,首當其衝。經濟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這份衝擊確實轉換了部分台灣人的認同。利用1992至2009年的調查及經濟部投審會資料,台灣大學經濟系江淳芳副教授、劉錦添教授,與文采薇的研究結果顯示:3
一產業對中國投資增加,該產業低階技術人員回答「是台灣人」的機率隨之上升,高階技術人員則沒有影響。
飯碗與認同真的有因果關係?
直觀地想,我們無法知道被訪問者的族群認同為什麼變動。研究者觀察到的是:隨著時間經過,某產業對中國投資金額「愈來愈多」,同時,在該產業工作的被訪問者回答是台灣人的機率「增加/跟以前一樣」,換言之,我們只是觀察到投資金額變動與族群認同變動的相關性。
研究分析不僅納入兩個變數,同時考量其他因素對族群認同的影響,因此,研究結果代表的是:獨立於趨勢及重要變數之外,個別產業的特色(投資中國)與不同技術水平人員的族群認同有何關聯。4
相關不代表因果,我們觀察到的相關性是誰影響誰呢?譬如,會不會是因為某個產業(石化業?)的人都比較喜歡中國,所以該產業投資中國愈來愈多?
老闆聽到我討厭(喜歡)中國的心聲?
產業要不要去中國投資,取決於該產業國內外技術與需求的發展,以及大老闆們的決策。
我們不是大老闆,所以我們對中國的認同變動不會影響產業對中國的投資;相對地,大老闆們的決策(投資中國)會影響我們的飯碗,所以產業投資金額可能會間接影響到我們對中國的認同。換言之,縱使有相關不代表有因果關係,至少有一個方向的因果關係是比較可信的。
該研究以一產業對中國累計投資(從以前到現在的全部投資)占年度GDP的比例, 5 衡量該產業勞工的飯碗被搶走的可能程度。根據研究估計,對中國累計投資比例增加一倍,低階技術人員回答自己是台灣人的機率上升15%,對高階技術人員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舉兩個投資金額不同的產業為例,依此估計,平均而言,因為產業投資大陸,一個身在「食物、飲料與菸草製造業」的低階技術人員(因為害怕沒飯吃)回答自己是台灣人的機率會增加3.5%,「塑膠製造業」的低階技術人員則會增加18.7%,「飯碗效果」不可忽視。
不必當選舉操盤手,我們也猜得到:認同都會被影響,選票自然也受其左右。同一份研究指出,一產業投資中國增加,將增加該產業高階技術人員在總統與立委選舉中投給泛藍的機率,同時降低低階技術人員投給泛藍的機率。雖然這份研究並未納入2009年之後的資料,但農夫猜測,這個結果在今年的大選中同樣適用。是的,蔡英文女士應該非常清楚,為了自己的飯碗,有的台灣人選擇投給她,有的台灣人則相反。
利大於弊 對誰來說?
同樣的故事套用在兩岸貿易開放的議題。貿易開放有兩種,與技術密度比自己低的國家貿易,或技術密度比自己高的國家;台灣與中國簽 ECFA 屬於前者,台灣與美國簽 FTA 屬於後者。簽 ECFA 對低階技術人員(低教育程度者)有較大的衝擊,因為他們面臨中國低階技術人員的競爭。與美國簽 FTA 則相反,是高教育程度者影響較大。6
於是我們預測,高教育程度者比低教育程度者贊成簽 ECFA,而低教育程度者比高教育程度者更贊成與美國簽 FTA。與上述相同研究者的另外一篇論文(Chiang et al, 2013)證實了部分預測。他們發現,高教育程度者(大學、專科以上)較低教育程度者(國中以下)更支持自由貿易,精確地說,高教育程度者比低教育程度者多 16%的機率支持與大陸簽 ECFA ,另一方面,在與美國簽 FTA 的態度上,則只多了6%。7
執政者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各自的偏好
兩岸的經濟整合不只與飯碗有關係,Chiang et al (2013) 發現:
其他因素不變,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受訪者不贊成ECFA的機率,比起回答自己兩者都是或是中國人的受訪者高了31%;不贊成與美國簽FTA的機率則只多了6%(相關性非因果關係)。
這代表不論何種教育程度的受訪者,他們的族群認同都與未來兩岸經濟整合的態度密切相關。
菜市場政治學的文章提出疑問—當台灣認同超過60%,代表什麼?,綜合兩篇論文,我們可以如此詮釋近年不斷上升的台灣人認同:
當今的台灣人認同代表過去兩岸經濟整合的部分結果,8 同時也隱含民眾對未來兩岸經濟整合的抵抗。
正如投票的困境 — 獨裁者的詛咒提到,要將普羅大眾的偏好統合成「社會偏好」極端困難,但至少,在一個我們不是很清楚的機制(選舉)下,蔡英文女士當選總統,民進黨成為立院多數。民意的依歸縱使不能了解全體台灣人民統合的想法,但至少得試著了解各個角落裡的人們,因著何種對未來的期盼投給了她/他。
下一個問題:飯碗真的會被搶走嗎?
進一步地,民意的依歸必須試著理解,人們的擔心會不會成真。兩岸經貿的例子裡,低階技術人員擔心自己飯碗不保,然而,說不定整合愈緊密,反而有新的產業,新的工作出現。台灣以前亦曾開放貿易,最近的研究指出,1980年代末進出口管制的解除,促使台灣與低技術市場整合,反而讓製造業的薪資分配變得平均 (高鴻文, 2014), 台灣與中國的貿易整合跟以前的進出口管制鬆綁有什麼不同?台灣對中國出口快速成長15年,ECFA 簽署已五年,低階技術人員們,真的因此苦哈哈?
「以經促統」對不同技術水準的勞工產生不同效果,同樣地,「利大於弊」不適用於所有生活在台灣的人們。回應不斷上升的台灣人認同,我們迫切想要知道的是,在貿易開放的路上,不同技術水準的人員,不分立場,會有怎樣的遭遇?白經濟會持續挖掘這個議題,希望能在以後的文章與讀者一同理解,現狀是什麼?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歡迎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 Chun-Fung Chiang, Jin-Tan Liu, and Tsai-Wei We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 Chun-Fung Chiang, Jin-Tan Liu, and Tsai-Wei Wen (2013), Individual Preference for Trade Partners in Taiwan. Economics & Politics 25, 91–109
- 高鴻文 (2014), “進出口貿易對我國薪資分配的影響,”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
- 吳聰敏老師於2014年318學運後的文章:貿易自由化的利與弊—以海峽兩岸 服務貿易協議為例
圖片製作:我是XX 我反XX產生器
資料來源: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
事實上,台商的存在是造成抽樣調查失準的可能原因,他們在中國工作,抽樣調查很難訪問到他們。 ↩︎
大陸委員會核准金額資料的原始來源是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金額包含補辦。最終台商確實投入中國的投資金額是實用金額,通常比核准金額少。另一方面,兩岸經濟統計月報也納入2005年以前,中國商務部統計台商與中國大陸的「協議投資金額」,通常比經濟部的核准金額要大。 ↩︎
該研究使用 1992, 1995, 1998, 2000, 2003, 2004, 2005 的社會變遷調查,與2009年的全球化調查資料,每年的樣本數約1500。對中國投資資料取自經濟部投審會。 ↩︎
這個例子中,一個顯而易見的擔憂是十幾年來的「趨勢」。台灣人認同不斷上升,台灣投資中國金額也不斷上升,兩者當然有正相關!但是,我們可以利用統計方法估計出這個趨勢,同樣的,我們可以估計族群、世代等因素對族群認同的影響。這份研究的被解釋變數是,回答台灣人與否的虛擬變數(台灣人為1)。解釋變數包括:族群、所得、世代、產業、教育程度、年齡、性別、工作與否、中國投資比例(累計)、高階技術勞工(虛擬變數)、中國投資比例與高階技術勞工的交乘項、受訪年固定效果與產業別固定效果(fixed effect)。迴歸模型是線性機率模型。 ↩︎
該研究計算累計投資時,假設每年折舊率為10%。 ↩︎
當然,自由貿易協定對人們的影響不僅如此,最直接的還有人們作為消費者所受到的影響,FTA簽訂之後,進口品會變便宜。 ↩︎
這與上述預期部分不符,理論預期低教育程度者比高教育程度者支持與美國簽 FTA。Chiang et al (2013) 的資料是 ↩︎
經濟整合指台商投資中國,只有一部分是因為這只影響低階技術勞工的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