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停滯的文明:人類發展有沒有終點?

停滯的文明:人類發展有沒有終點?

有些人認為,人類的科技發展將不再逐漸進化。而是在接近停滯的一段時間後,於某個時間點爆炸成長,我們稱該時點為技術奇點( Technology Singularity )。

「……把人類帶到了一個可以被稱之為人類歷史的奇異點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過後,我們目前所熟知的人類的社會、藝術和生活模式,將不復存在。」( Jon von Neumann,1958 )

但已開發國家的經濟與技術水準發展卻變慢了。到底等待著人類的未來是什麼呢?


2001 年,Google 工程主管 Ray Kurzweil 在 The Age of Spiritual machines 一書中提到,人類所有的技術發展都是以指數形式增長的,也就是一開始會先緩慢成長,待累積到一定水準之後爆炸成長。但我們也會聽到有一派人主張,人類的進步已經開始停滯。或許在爆炸來臨之前,我們很難判斷到底哪種說法才是對的,但本文想帶大家看看技術水準與經濟成長的統計資料提供了什麼資訊,而背後有什麼原因驅動著資料的走勢。

經濟成長是個難解但有趣的議題,也難怪 199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Robert Lucas 曾說道:「當你開始思索經濟成長的議題時,便無暇去思考其他東西了。」(“ Once you start thinking about ( growth ), it’s hard to think about anything else. ”) 若我們觀察已開發國家的人均 GDP 水準(經 HP Filter 平滑)。從圖 1 可以發現自 1950 年以來,雖然人均 GDP 的數值上升,但是成長率漸趨緩慢。

圖 1:

圖 1 : 人均國內生產毛額
資料來源:World Bank

那為什麼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到了一個地步之後會開始趨緩呢?在古老的經濟學理論中,把這成長率趨緩歸因到一個根本的假設:「邊際遞減的資本報酬率」。簡單來說,這個假設認為每個工作者所用到的第一單位的資本,會比第二個單位的資本在增加產量方面更為重要,而第二單位又比第三單位重要,以此類推。舉例來說,如果你預計在農田中耕種稻米,為了提升產量你決定灑肥料,對每個作物而言,第一單位的肥料可能最有效,能夠顯著提升產量。第二單位的肥料儘管仍然有效,但效果不如前者好,這就是所謂的遞減。(當然也有可能灑到第一千單位時植物就枯死了……)

在這個假設下,就算一個國家再怎樣累積資本,只要我們使用資本的方式不變,總有一天,不論我們再怎麼累積資本,成長也是微乎其微。所謂「使用資本的方式」也就是技術水準,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勞工利用資本的效率程度( labor productivity )。雖然幾個經濟成長理論的細節還有許多,但都不是今天準備講的重點。回到剛剛的命題,為什麼成長會變慢?在邊際遞減這種假設之外,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技術水準(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的成長速度變慢了,換句話說,就是科技進步的速度不若以往。

如果你手邊剛好沒有關於勞工技術水準的資料,有什麼方法可以大概想像一下(真的,只是大概想像),人類的技術到底有沒有變慢,或者有沒有照著我們預期的速度在走呢?歷史上有一群人就是整天專門在想像人類的技術水準,那就是科幻小說或電影的作者。部分科幻作品會明確地寫出在西元某年會出現某種科技,圖 2 就整理了一些人類歷史上曾經成功完成科幻作品想像中的發明的例子。比如1870 年〈海底兩萬哩〉一書中所想像的潛水艇在 1960 年代左右被完成; 1888 年 Bellamy 所想像的信用卡,也在 1955 年時被發明了出來。當然我們也有許多目前已宣告失敗的例子,比如 2001 年時人類根本還沒殖民月球(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也沒有在 2004 年就開始時光旅行(Time Cop, 1994)。1如果真的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可以整理所有古今中外科幻作品的想像物件,再看看他們一路以來在各年代的成功達成率,說不定可以抓到某種有趣的趨勢。

圖 2:

圖 2 : 人類已實現的科幻物件(完整版請見:http://goo.gl/T6YU1B )
圖片作者:Isabelle Turner
翻譯:白經濟

回到實際的技術水準資料,圖 3 列出了一些已開發國家的技術水準(經 HP Filter 平滑)及其成長率,可以發現成長率緩步下滑,尤其是各國在 2000 年之後成長明顯變慢。

圖 3:

圖 3 : 勞工技術水準
資料來源:The Conference Board Total Economy Database

為什麼技術水準的進步速度下滑了呢?有下面幾種說法:

人們把點子都想完了

持這種說法的人(比如經濟學家 Robert Gordon )認為突破性的發明其實不多: 比如1882 年的電動發電機,它只能被發明一次,之後就不會再出現具有類似革命性質的東西了。 Robert Gordon 在演說中常對觀眾提出的問題:「沖水馬桶跟 iphone 只能二擇一的話,你選哪個?」每個人答案可能不同,但對筆者而言,答案很清楚。

這種點子窮盡的說法或許你也曾體會過,不妨想像自己正構思著論文,結果每當想到什麼點子,去圖書館或線上翻翻文獻就發現老早有人做過了。你巴不得自己早生五十年,一定能拿到諾貝爾獎。而這種情形似乎在博士生時代十分普遍,所以我曾聽一個教授把這個東西命名為 PhD Student Effect。這種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畢竟每個革命性產物都有其獨特性,但反過來說,我們也很難去肯定這樣的說法。畢竟翻開科幻小說的物件簿,還有許許多多等待我們去達成的夢想。


經濟陷入「長期蕭條(Secular Stagnation)」

這個名詞最早由 Alvin Hansen 於 1938 所提出,他認為在人們無法有大幅度技術創新及人口成長速度趨緩的情況下,經濟體(指美國)會陷入長期需求低落的蕭條。這個觀念在 2013 年左右被 Lawrence Summers 重新提出,只是定義與 1938 年不同。我們先假設一個經濟體達到了穩定通膨及充分就業2的狀態,在該狀態下經濟體的利率水準我們稱作自然利率( natural rate of interest ),不妨把它想像成一個理想經濟狀態下的利率標竿。如果一國的利率高於其自然利率,由於大家比處於理想經濟狀態下更想儲蓄,人們也較無意願投資,會造成市場上需求疲弱。反之,如果利率低於自然利率,那市場上願意消費及投資的錢變多,容易使通膨的程度太高。所以,太高太低都不好。

「長期蕭條」在近年所代表的意義是,一國的「自然利率」由於某些因素竟然是負的,但是由於正常而言銀行所設利率不可能低於 0 ,所以該國的利率會永遠高過自然利率,也就是說會永遠陷入需求疲弱的狀態。投資降低代表無法有充沛的資金進行研發,而消費者消費意願低落也使得企業沒有誘因去實行高成本研發。


政府管太多

經濟學家 Cochrane 認為最重要的原因來自政府:過多的法規、審查跟限制是導致重要發明遲滯的重要因素。尤其當許多新創事業都必須收到許可,以及聘僱人員之前須完成的大量紙本作業,都會降低人們研發創新的誘因。 Cochrane 以類似於圖 4 的方式來佐證這個說法。

圖中的 Distance to Frontier 指數(以下簡稱:DF 指數)是由 World Bank Group 設立,用以衡量一個國家公部門監管商業活動的實務效率。這是一個由 36 個指標綜合而得的評分,指標包括:成立一間公司的作業速度、設公司需要的作業關卡數量、取得專利權所需時間等。針對每個指標,我們把自 2005 年來,綜觀所有國家中表現最好的某年某國設為最佳標準 ( Frontier ),設定為 100 分,再依序算出各國各年的各指標分數,最後做個加總。舉例來說,紐西蘭只需要半天就能跑完成立公司的程序,並且所需的關卡就只有一道,所以它在這兩個項目的評分都是 100 。DF 指數越高的國家代表政府於創業及研發的實務作業更便捷快速。

圖 4 縱軸則是取對數後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單位:美元),橫縱軸都是採用 2014 年的年資料。圖中一個點代表一個國家,共列出 179 國。從圖中可以發現,當 DF 指數越高時,該國的經濟表現(以人均 GDP 衡量)也越好。圖中的斜線是迴歸之後的結果,大約呈現 45 度的正相關。我們標出其中 6 個國家,台灣、美國與南韓屬於 DF 值高且國內生產毛額高的族群;中國則位居中段;而緬甸與印度屬於兩者皆低的國家。這 6 個國家的相對位置排列起來非常接近 45 度角的斜線。雖然我們難以指出兩者間的因果,但 Cochrane 認為這某種程度上證明,國家效率越好或干涉越少時,對發展跟創新而言是好事。尤其當某些保護舊科技的法規被拿掉時,會使新技術更有開發跟競爭的空間。

另外 2016 年 6 月 27 日,YouTube 共同創辦人陳士駿參與創業相關交流時,對近日討論度極高的新政策「亞洲矽谷」的意見是:「政府最大的貢獻是不要貢獻,不要擋在創業者前進的路上。」同時他也認為「創業者在創立公司時,政府要盡可能縮短中間的流程、清除中間會有的障礙。」再度背書了本段所提到的觀點。

圖 4:

圖 4 : DF 指數與人均國內生產毛額(2014 年)
資料來源:World Bank Group

我們測量錯了

Google 首席經濟學家 Varian 認為,科技的進展速度並非越來越慢,一切只不過是因為許多「免費」的發明沒有被包含進技術水準的計算裡。技術水準的計算涉及總產出,而總產出的衡量方法大體上是相當於產出的產品個數乘上價格。在這種衡量方式下,免費的商品就不會被計入總產出,也因此不會被計入技術水準中。比如 Google Maps 和許多提昇工作效率的 App。另外許多已開發的技術可能由於還沒有被開發成可使用或販售的商品,因此沒有被計入技術水準中。


小結:人類該怎麼辦?

如果原因是 1 的話,那我們其實根本不能怎麼辦。如果是 2 的話,我們必須仰賴政策(比如:增加利率目標、增加公債或政府支出,本篇暫且略過這些要怎麼解決長期蕭條)。要解決因素 3 的話,我們必需簡化法規、紙本作業以及稅制,也必須拿掉保護舊企業的條款。這裡頭會涉及許多利益衝突,勢必不容易。但就像 Cochrane 所說:「人們應該從談論『這個公司有這樣的法規優惠,所以我也要有。』改成談論『我沒有這樣的法規優惠,所以別的公司也不能有。』」我們也有可能利用利益衝突,使法規鬆綁瓦解。如果是原因 4 那我們根本不需緊張,發展趨緩只不過是假象。

不論原因是什麼,或許人類還是得繼續加緊腳步。畢竟我們離飛行汽車滿天飛的 2019 年3,也只剩下 3 年的時間了。


  1. 還有一張整理了預測年代更未來的作品:西元 2012 至西元 802701 年,有興趣的讀者詳見:https://goo.gl/85r86u ↩︎

  2. 指除了摩擦性失業(轉換工作的過渡,比如畢業失業潮)的人口之外,其餘想要就業的人都就業的狀態。 ↩︎

  3. 詳見 1982 年的電影 Blade Runner,或者觀看飛行汽車的一分半濃縮版:https://goo.gl/BVMuEW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