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政府是經濟成長的推手嗎?(1)

政府是經濟成長的推手嗎?(1)

短期可能,但長期不是。無論多英明神武的幾大建設,或多遠見卓識的幾年計畫,都無法創造持續的經濟成長。政府在「持續性經濟成長」中的角色,是維持一套「有創新誘因」的遊戲規則。

短期可能,但長期不是。無論多英明神武的幾大建設,或多遠見卓識的幾年計畫,都無法創造持續的經濟成長。政府在「持續性經濟成長」中的角色,是維持一套「有創新誘因」的遊戲規則。

歷史課本告訴我們,過去的台灣經濟奇蹟是「英明」政府一系列的建設成果,因此當經濟成長逐漸緩慢,我們便開始責怪「水扁」政府的無能,並期待同為英字輩的「英九」政府馬上就好、逆轟高灰,再度落空後,又找了英字輩的「英文」政府試圖點亮台灣。但我們可曾質疑過「政府真的是經濟成長的推手嗎?」多年來經濟成長理論的研究成果,讓我們能一窺「成長的來源」以及「政府的角色」,身為一隻熱衷研讀成長理論的貓熊,我將心得分為 2 篇與大家分享,第 1 篇 介紹成長理論的基本概念,第 2 篇 則利用這些概念,討論政府的角色。

圖 1: 暫時 vs. 持續的經濟成長示意圖

暫時的成長 vs. 持續的成長

「經濟成長」可說是經濟學的百年追尋,所謂「成長」是指一個社會平均而言,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資料上常用「人均 GDP 逐年上升」來代表經濟成長 (請參考: GDP 可以做什麼?)。經濟成長又可分為「暫時的成長」和「持續的成長」,從下方的示意圖,便能直觀地理解「暫時」與「持續」成長的差異。翻開人類歷史,暫時的成長並不少見,一個文明的誕生、曾經盛及一時的帝國、繁華的貿易之都等等,世界上許多地區都出現過暫時的榮景。但這些榮景並未持續,而僅是將人們的生活條件從「較低的水平」拉到「新的水平」,而後便停滯在新的水平上,最終甚至因為富足所伴隨的人口成長,而使得人均所得又退回到較低的水準 (可參考 馬爾薩斯的《人口論》)。

持續的成長來自「研發」與「創新」

持續性成長到 18 世紀的工業革命後才於歐洲出現,因此早年的學者便將經濟成長歸因於「技術的革新」,但諾貝爾獎得主 Robert Solow 等經濟學家指出,光是「一次性的」技術革新並不能帶來持續的成長,而只會將人均 GDP 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後,便會在新的技術下達到「穩定狀態」,而產生上圖左側的暫時成長。長期而言,只有「技術持續不斷提升」才能出現「持續的」經濟成長。反觀歷史其實也佐證了這個觀點,革命性的技術進步並非 18 世紀的英國所獨有,農業技術、航海技術、建築技術的革新,紙張、羅盤的發明與傳播等等,都是革命性的進步,但這些都只帶來暫時的成長,18 世紀後的成長獨到之處,在於技術「持續」的提升,而非蒸汽機或單一次的工業革命所開啟。

對於技術革新與經濟成長的關係,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Paul Romer 有個耐人尋味的比喻—廚房。配上白經濟美編兼網頁分析師 達文西 精心繪製的微漫畫,相信會更容易抓到它的精髓。

一旦人們獲取資源,並將資源以更有價值的方式重新配置,經濟成長便會出現。「廚房」是個很好的比喻,想像經濟體的生產活動就像一間廚房,我們依照「食譜」把相對廉價的素材結合在一起,創造更有價值的最終產品。我們能做出什麼樣的菜餚受到食材供給的限制,而且許多烹煮過程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如果只是不斷以相同的方式更大量地烹煮,想藉此達到廚房生產的成長,我們最終會將食材用盡,並製造一堆難以容忍的污染及困擾。歷史教導我們,經濟成長是源自於更好的菜單,而不是更大量的烹飪。新的菜單能減少烹煮過程的副作用,並為相同的食材創造更多經濟價值。

譯自: Paul Romer . “Economic Growth”,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2nd Edition.

沒有「新菜單」出現時,經濟雖然可能成長,但這樣的成長是有限的。政府公共建設是個典型的例子,在沒有鐵路、高速公路之前,不同區域間無法互通有無,資源的分配沒有效率,此時政府舖設鐵路、建設各類公共設施,使得資源得以更有效率的分配,經濟便開始成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成長的來源是「原先的不效率」,一旦資源在既有的技術下慢慢達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方式,成長的空間便會縮小,如果沒有「新點子」出現,使相同資源能創造更多價值,經濟成長就會逐漸停滯。從這個角度來看,歷史課本一再歌詠的「幾年計畫」和「幾大建設」雖可能有其功效,卻只能帶來暫時的成長,而非持續的成長。

因此,要了解持續的成長從何而來,我們要問:「什麼讓技術不斷革新?」Romer 提出,研究與開發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所帶來的創新 (innovation) 是技術持續進步的動能,為成長理論開創了嶄新的一頁。有別於早年的成長理論,Romer 將研發視為「人們有意識的行為」,因此創新不純然是「突發性的事件」,而是人們「選擇」的結果。既然是選擇,經濟學家便能從「誘因」來分析成長的來源,經濟成長不再是歷史的偶然,而成了可追蹤的社會現象。

奠基於這套理論,當我們想知道「什麼能推動持續性成長」時,我們便應該問: 「什麼能提供研發與創新的誘因?下篇,我將從「誘因」的角度討論政府在經濟成長中的角色,說明政府主導的「經濟政策」只能帶動暫時的成長,這樣的成長無法持續;「制度」才是持續性成長的關鍵,而「維持良好的制度」才是政府所應扮演的角色。

繼續閱讀:政府是經濟成長的推手嗎?(2)


封面圖片修改自: Scott Barlow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