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如何發生?縱觀台灣歷史,民主的思潮萌芽於日治時期,在民國初期遭受嚴重打擊,終究才在七零年代有所收成。橫觀世界,各個國家民主化的過程,各有各的一番血淚辛酸,但是否其中有什麼雷同之處呢?相較於歷史學家注重單一事件的前後脈絡,經濟學家對於挖掘各個案例其中的共通性,更有興趣。而經濟學家們又如何看待民主化呢?
你我都聽說過的機會成本
這高中公民課本就提過的機會成本,其實牽涉的是經濟學的核心議題:選擇。對於民主化,經濟學家也是以選擇作為切入的角度來分析的。在討論民主化前,先就以下就以這個簡單例子,讓大家回憶一下什麼是機會成本。
1. 小朱平常最喜歡吃日本料理。今天,他來到連鎖餐廳,想點一碗丼飯。餐廳裡一共提供四種選擇:
- (a) 蔬菜丼飯
- (b) 鮪魚丼飯
- (c) 豬肉丼飯
- (d) 白海豚丼飯 問:關於這四種丼飯,小朱的偏好順序是: a > b > c > d。 假設小朱一餐的食量只能吃一碗丼飯,而今天小朱一如往常,選了他最喜歡的 a 蔬菜丼飯的話,那他的機會成本是?
答:
在丼飯的例子裡,所謂的機會,便是小朱的胃口。吃了蔬菜丼飯後,由於吃飽了,便失去吃其他丼飯的機會了。所以說,倘若小朱今天不吃蔬菜丼飯,他便有胃口能夠在其餘三個選項中挑一碗來吃。此時,小朱會選擇他最喜歡的鮪魚丼飯。所以今天小朱選擇蔬菜丼飯的機會成本便是鮪魚丼飯。
那為何機會成本不是豬肉丼飯或是白海豚丼飯呢?因為小朱今天就算不吃蔬菜丼飯,他還是會選擇鮪魚丼飯而非豬肉丼飯(小朱喜歡鮪魚丼飯勝於豬肉丼飯和白海豚丼飯)。所以,今天小朱選擇蔬菜丼飯的機會成本,是鮪魚丼飯。
機會成本這概念雖然簡單,但千萬不要以為簡單的東西就沒用;相反地,簡單的觀念通常才是最強大的。機會成本,正是理解近期拉丁美洲與非洲諸多國家民主改革的核心概念。
民主改革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人民上街頭拋頭顱灑熱血,是推翻獨裁政權或者是推動改革的重要動力。然而,走上街頭,意味者民眾必須暫時拋下手邊的工作。而因為上街頭而放棄的工作收入,正是民主運動的機會成本。尤其抗爭活動需要長期奮戰,若要全程參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可觀的。試想,若一個上班族承受得起長期翹班抗爭嗎?
推動民主的原動力——經濟蕭條
關於民主化,故事是這樣的。獨裁政權的國家,高度的財富分配不均。而當景氣特別差的時候(如農業國家遭受嚴重乾旱),民眾走投無路,就會選擇走上街頭進行抗爭。而獨裁者為了平息民怨,必須得讓步,開放民主1。注意到,走投無路是整個故事的關鍵。走投無路,以機會成本來說,就是指抗爭的機會成本很低(因為除了抗爭,其他選擇都不吸引人)。簡單來說,在經濟蕭條的期間,要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工作也賺不了什麼錢——那不如就去抗爭吧。
以上的故事,不只是故事,更是得到資料上的證實。在 Brückner and Ciccone (2011) 的研究中,發現到農業經濟為主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每遇到一次乾旱,當年發生大型抗爭的機率就會提升。2 從收入來看,則是收入每降低一個百分比,民主化的可能性就提高百分之一。尤其,乾旱過後,政治參與變得容易,且對執政者的監督更加嚴格。
從這一點來說,經濟的蕭條也可以說是一種「偽裝的祝福」吧?很諷刺地,當大家有錢賺時(更精確一點,是社會上的大多數人有錢賺時),民主不民主,似乎也不是這麼重要了。換句話說,若今天年輕人收入不是 22K,而是 220K,年輕人們還會出來走上街頭嗎?
另一方面,機會成本這概念也說明了為何在台灣,上街頭的總是大學生——因為學生翹課的機會成本遠比上班族低多了。翹課一個月不怎麼樣,跟同學借借筆記就能應付考試;而翹班一個禮拜大概就要等著被老闆開除了。由此可見,有一群「遊手好閒」的人,其實是這個社會的重要資產。而當大家都因為經濟壓力喘不過來時,又有誰關心民主的改革呢?
結語
經濟蕭條推動民主,聽起來雖然諷刺,但這正是經濟學家發現的道理,且由資料所印證的現實。當生活還過得去的時候,人們仍是選擇一條「阻力最小的路」,而不會去和當權的腐敗政府對抗,而是選擇繼續過著原本習慣的生活。
當然,只探討景氣和民主化之間的關聯,這樣的觀點是非常不完整的,忽略掉每個國家特有的脈絡。就像是前年的太陽花學運,若不是先有洪仲丘事件點燃了民眾的意識,響應仍會如此熱烈嗎?經濟學家鮮少做這樣的討論。但也正是透過模型的簡化,經濟學家得已挖掘出那些底下的因果關係。
參考文獻
- Brückner, Markus, and Ciccone, Antonio. 2011. “Rain and the Democratic Window of Opportunity.” Econometrica, 79(3): 92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