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2016 美國大選書單:《反對民主》

2016 美國大選書單:《反對民主》

民主制度,就是由「無知」或是「認知可以被操控」或是「系統性錯誤認知」的多數人,來直接間接決定政治和政策上的重大課題。 「反對民主」不等於反民主,也不是不民主。唯有洞悉民主制度最根本的缺陷,才有深思改進之道的可能性。

作者:馮勃翰

根據《紐約客》的一篇文章,美國選民有三分之一認為馬克思的名言「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出自美國憲法;有三分之一無法說出「三權分立」的任何一權:有將近四分之一說不出他投票選出來的參議員名字,有二分之一不知道他的州原來只有 2 席參議員。(你不要笑!)

我的很多朋友(無論是在美國或台灣)看到選舉結果都覺得民主制度出問題了,感到沮喪。其實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學者發表論文和專書來批判民主的缺陷,並刺激我們去進一步思考制度要如何設計和改革。

像是我去年就讀過這本的書稿,後來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書名是 Against Democracy,我暫譯為《反對民主》。

作者的觀點很簡單,根據過去 60 年來對民主制度的實證研究,他認為多數選民不只是無知,而且是有系統性的錯誤認知。這裡的「知」,指的並不是學歷、工作或生活上的知識,而是選民是否理解政治的制度和運作、是否知道他們的一票或是某種選舉結果會對政策帶來怎樣的影響。因此作者稱這個「知」為 “political knowledge”。

無知還不打緊,但是透過政客和媒體對於資訊的操縱,選民很有可能會有系統性的錯誤認知。

讓我拿 GRE 測驗來舉例。如果你去考試發現每題都不會,那是無知,但是你答題至少可以用猜的,比方說每題都選 C,那麼平均來說你可以保證你自己有四分之一的正確率。

但我們還是常看到有些考生幾乎是每題都錯,有部分原因是因為GRE的出題者洞析考生人性和常見的錯誤思維,所以設計選項去引導程度不好(i.e.「無知」)的考生永遠會因為某種說不上來的衝動選到了一定會錯的答案。

這就是「無知」被操弄變成「系統性錯誤認知」的例子。

而《反對民主》的作者指出,這樣的情況在政治上履見不鮮。

但是,要怎麼「證明」選民真的會錯誤認知呢?作者採用的方法是調查研究。他向受訪者解釋政治的運作方式以及候選人政策的前因後果和影響,然後問他們早知道這些會不會有不同的投票方式?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會。

當然,你可能會追問,要怎麼知道作者向受訪者解釋的東西就是「對」的呢?沒人敢保證啊,但你會想到這個問題,再加上額外解釋可以翻轉受訪者的投票意象這個事實,更加證實了選民因為「無知」,所以他們的「知」是可以被操控的。

而民主制度,就是由「無知」或是「認知可以被操控」或是「系統性錯誤認知」的多數人,來直接間接決定政治和政策上的重大課題。

「反對民主」不等於反民主,也不是不民主。唯有洞悉民主制度最根本的缺陷,才有深思改進之道的可能性。


  • 書名:Against Democracy
  • 作者:Jason Brennan
  • 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ugust 23, 2016),尚無中文譯本

本篇轉載自 2016.11.10,Donald Trump 在美國總統大選勝出的隔日,馮勃翰老師的 Facebook 貼文。感謝馮勃翰老師慷慨同意授權白經濟轉載此文。

作者介紹:馮勃翰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攻政治經濟學、賽局理論和產業組織。擅長用賽局理論解析人與人、廠商與廠商間的互動,及其帶來的結果。


封面圖片:By Rhododendrites - Own work, CC BY-SA 4.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