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川普、中國製造,與美國工人階級

川普、中國製造,與美國工人階級

「我們不能容許中國繼續強暴我們的國家」——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唐諾.川普 Donald Trump

「我會挺身對抗中國及任何企圖佔美國企業和工人便宜的人」——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希拉蕊.柯林頓 Hillary Clinton

為什麼「中國製造」意外的成為了美國這次總統大選的話題中心?


當「中國製造」成為美國大選話題中心

2016 年 11 月美國即接迎接新一任的總統大選,從共和黨及民主黨黨內初選開始,這次總統選舉就圍繞著許多爭議的核心議題打轉,其中之一便是美國的貿易政策,特別是對中國的貿易政策。

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川普,自從加入黨內初選的行列,就以高分貝的聲音,呼籲選民支持更強烈的對中貿易保護政策,包括對中國進口貨物開徵 45% 的進口貨物稅等讓經濟學家頻頻搖頭的極端主張,以保護美國製造業和工人階級,拿回「被中國偷走的工作」。但讓觀察家意外的是,這樣的主張獲得了國內共和黨選民的強烈支持,川普的聲勢也水漲船高,儘管共和黨高層對支持川普始終抱著遲疑的態度,來自基層的選民卻讓他一路過關斬將順利代表共和黨競逐美國下任總統大位。

這樣的選民趨勢不可避免的也影響了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她旋即加入,口徑一致的責怪不對等的對中貿易關係已經傷害了美國的工作機會和企業成長,也強調她如果上任會對中國實施更強硬的貿易政策,推動雙方對等的貿易關係。

到底,「中國製造 Made in China」對美國的工人階級影響力有多強?怪罪中國搶走美國工作機會只是選舉的操弄手段,還是中國製造真的嚴重影響美國工人階級的工作機會?讓我們來看看經濟學家怎麼說。


90 年代:中國製造的崛起

最基礎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國際貿易的發展,會讓企業選擇薪資廉價的外國製造業勞工,進而壓縮到相對昂貴的本國製造業勞工的薪資和工作機會。但在 1990 年代以前,因為低薪資的勞動力大國 ( 如中國、印度、墨西哥等國家 ) ,只佔歐美國家的貿易進口額非常微小的比例,所以過去經濟學研究一般沒有發現貿易對美國本國工人的薪資或工作機會有顯著的影響。

然而,這個情況在 90 年代後有了巨幅的改變。隨著中國在 90 年代初期的改革開放,中國製造業開始大量承接歐美的訂單。2001 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後,中國製造業更是快速的蓬勃發展。經濟學家 David H. Autor、David Dorn、Gordon H. Hanson 在 2013 發表的論文 中提到,從 1990 到 2007 這 17 年,美國製造業進口額中,低薪資國家所佔的比例從 9% 大幅上升到 27%,而這樣的改變有 90% 都歸因於中國製造業的崛起。


對美國工人階級的影響:200萬個工作消失

隨著與低薪資國家貿易活動的增加,經濟學研究在近年也開始發現,中國進口對美國製造業產生顯著的影響。Acemoglu等作者2016最新的研究推估,從1999年到2007年,美國因為中國進口競爭而失去了200萬到240萬個工作機會。除了工作機會的消失,前述 Autor等人 在 2013 年的研究發現,假設將美國切分成 700 多個區域型勞動市場,一個地區過去生產的貨物種類,若與中國進口美國的貨物品項越接近,則在 1990 到 2007 年中間失業率成長幅度越大、勞動參與率降低幅度越多、薪資成長幅度越小,而且社會福利申請給付的比例越高。另外,中國進口的影響範圍也擴及非製造業的工人,意即就算一個工人不是受雇於製造業,沒有直接被中國的競爭影響到,假設他所處的城市有許多製造業工人受中國競爭影響,他的薪資也會間接被影響而下降。

其餘數個經濟學研究也發現:與中國及其他低薪國家製造業競爭的美國產業,大幅減少了國內雇用人數,相關的工人有較高的比例轉換到低薪的服務業,也較有可能轉換雇主面對工作不穩定的風險 1, 2, 3)。這些研究推翻了過去認為貿易對美國工人沒有顯著影響的說法,也再次證實,就算是美國這麼幅員廣大、仰賴內需的國家,中國崛起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少數人擔負起的代價

自由貿易帶來許多明顯的好處,最明顯的就是低廉的物價,讓現代家庭普遍擁過去算為奢侈品的各種便利,從出門代步的汽機車,到各類家電等等。但就如經濟學家 Kletzer 所說,在普遍、眾人共享的好處之外,自由貿易帶來的壞處常常是由社會中少數人所承擔。以美國對中貿易的例子來說,雖然大眾普遍因為有 Made in China 的便宜商品可購買而受惠,對因為中國競爭而失去工作的製造業工人來說,這樣的代價卻是十分沉重。

回到總統大選的主題,根據MIT經濟系的研究,這些最受中國製造業競爭影響的區域,相對其他地區,白種人比例較高、教育水準較低,也比較貧窮,而這些特質和共和黨過去的支持群眾的特質有許多雷同之處。知道了這些之後,也許我們就不會這麼意外,川普會選擇對中國製造開出第一槍,而這聲槍聲在共和黨支持群眾當中,會引發出後續這麼多深廣的共鳴。


貿易自由化與在地政治

貿易自由化後世界產業鏈的快速變遷,不可避免的影響了各個國家內部工作機會的分布;而隨著90年代中國崛起,這樣的變遷在近年又更加深刻。到底貿易對整體經濟帶來的好處,與其對財富分配帶來的壞處,二者該如何取捨?這是近年經濟學界討論的重點之一,也是政治上難解的問題。當選民不再感受到自由貿易對己身的好處,過去近乎單純的擁抱自由貿易的主流政治思維,也因此開始受到民意的挑戰。這次美國的總統選舉即是最好的例證。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怪罪中國製造搶走了美國工人階級的工作機會,到底是不是只是選舉的操弄和話術?從經濟學研究的結果看來,這次川普也許是對了 (不代表他提出的解決方式是對的,不過這是後話)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