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與行為經濟學的邂逅:《推力》導讀

當我們在 ATM 領錢時,ATM 一定是先退出卡片,再來才是吐鈔。為什麼 ATM 的順序要這樣設計呢?這種功能設定正是一種典型推力(Nudge):一種有效幫助一般人改變行為的方法。

作者:賴建樺

讀者應該都有印象,當我們在 ATM 領錢時,ATM 一定是先退出卡片,再來才是吐鈔。為什麼 ATM 的順序要這樣設計呢?因為我們的目的是提款,如果我們先拿到鈔票了,很有可能就會忘記取卡。這與心理學的完成後錯誤(post-completion error)有關,即當我們完成主要任務後,往往會忘記其他相關的附隨步驟。因此透過一個簡單的順序設定,就可以減少存戶和銀行可能發生的麻煩。這種功能設定正是一種典型推力(Nudge):一種有效幫助一般人改變行為的方法。

《推力》一書,是由 Richard Thaler 和 Cass Sunstein 兩位都待過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合著而成。Thaler 是 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行為經濟學領域的開創者與先驅之一,Sunstein 則是著名的憲法、行政法與法律行為經濟學權威。兩人的結合是法學與行為經濟學的美麗相遇,而推力正是其中珍貴的知識火花。


推力是什麼?

推力的精神,不是強迫,而是一種助推與提醒。推力不會直接地強制人們必須選擇某一個特定選項,也不會間接地增加人們選擇其他選項的負擔,而是透過溫和的「指引」使人們做出特定的選擇。如果人們選擇不存退休金,或選擇吸菸與攝取過量的脂肪和糖類,推力不會支持應強制勞工或雇主必須提撥一定的工資作為退休金,也不會要求必須對香菸、脂肪或糖類額外課徵稅賦。此時人們的選擇並沒有受到限制,可能存在的選項沒有減少,原則上也無須因特定選擇而承受額外的成本,因此人們的行為仍然可以說是自由的,只是受到了某些引導。


為什麼需要推力?

以推力影響人們行為的正當性基礎是,一般人的行為不總是「理性」,更準確的說,不總是符合過去某些經濟學教科書對行為的假設,而且此處的不一致並非偶然與零星的錯誤,反倒是具有系統性的常態偏差,而推力便能適時協助一般人作出符合其長期利益的選擇。

兩個認知系統

當代許多心理學者認為,一般人的認知思維模式可以區分成兩個系統:自動系統(automatic system)和省思系統(reflective system);我們也可以用更中性的字詞來描述,系統一(system 1)和系統二(system 2)。系統一的運作,是快速、直覺、無意識且幾乎不費力的。反之,系統二,則必須耗費不少注意力去分析思考,是緩慢、有意識的,如回答邏輯或統計問題,就是依靠系統二的運作。系統一可以說是無法關掉的常態,系統二平常則是處於低度費力的狀態,系統一先接收外部的刺激而運作,在遭遇困難時,會透過系統二進行進一步的處理。一般情況下,系統一和系統二的分工,可以使我們用較少的力氣作成正確的決定,兩個系統的搭配運用大多是良好。因為系統一回應熟悉環境的模式通常正確,短期預測效果很好,反應快速且無須消耗什麼力氣。然而,系統一有時仍會發生錯誤,並已被研究指出存在許多普遍性的問題。

捷思法:定錨效應

舉例而言,人們在面對不熟悉的問題時,時常運用捷思法(heuristic)處理,也就是說,依據個人經驗法則所採取的直觀推論方法進行決策,但此往往導致一系列的認知偏誤。在捷思法的偏誤中,經濟學最熟悉的或許是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即人們在進行決定時,會先找出某個資訊作為基礎(定錨點),再根據其他資料往適當的方向調整行為;人們會受定錨點資訊的過度影響,甚至當這個資訊根本與此決定毫無關聯時,影響仍然繼續存在。在法律領域,國外與國內許多研究都顯示,無論是檢察官對被告的具體求刑年限,或是律師請求被告給付的賠償數額,在一定範圍內,只要你要的越多,法官給你的就越多。但這不代表法官特別笨,而是法官和你我一樣都只是一般人而已。

風險傾向及損失厭惡

關於一般人對風險的態度,研究指出,在相同的期望值下,面對預期收益時,多數人是風險厭惡(risk aversion),偏好穩定獲利,例如:假設行為人須對下述兩個選項進行選擇時,A 選項是有 50% 機率可以獲得 100 元,B 選項則是 100% 機率可以獲得 50 元,兩個選項的收益期望值相同,多數人會選擇收益確定的 B 選項。然而,在面對可能損失時,多數人反而轉變成風險偏好(risk seeking),厭惡確定損失(loss aversion),若將上述選項內容代換成損失時,如 A 選項是 50% 機率會損失 100 元,B 選項則是 100% 機率會損失 50 元,兩個選項的損失期望值仍然相同,多數人反而會選擇損失不確定的 A 選項。損失厭惡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對於相同的財貨,行為人失去它的痛苦大於得到它的快樂,這使我們會高估自己所有財貨的價值,甚至造成原本可能發生的自願交易也變成無法發生,即經濟學上所稱的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維持現狀偏誤

損失厭惡心理,可以讓我們馬上聯想到另一個相似問題——維持現狀偏誤(status-quo bias)。維持現狀偏誤,是指人容易抱持無謂的心態而安於現狀。作者舉了一個深刻的例子,根據 198 0年代末的調查,在美國大學教授參與的退休儲蓄基金計畫中,教授改變儲蓄基金資產配置方式的平均次數是 0 次,也就是說,超過一半以上的教授一生都維持退休提撥一開始的資產配置型態,但市場早已和數十年前完全不同。由此可知,當維持現狀的心態普遍存在時,某個問題所設定的「預設值」就很重要,因為在某一選項被設定成預設選項(default option)後,就很有可能成為最多人選擇採納的方法。到此,不難發現,政府對於提供給人民的選擇問題,要如何設定好的預設選項,進而提升個人和社會整體的福祉,將是推力關注的一大重點。

架構效應

我們現在可以知道,問題的預設選項相當重要。然而,不要忘了,問題的呈現方式也不可被忽視,因為同一個問題(與問題的選項)用不同方式表現,也將影響一般人的選擇結果,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架構效應(framing effect)。

作者在本書中舉例到:醫生詢問病人是否接受手術時,假設醫生告知病人 100 位進行手術的患者,90 人在 5 年後存活,和 10 人在 5 年內過世,雖然事實相同,但被告知後者事實的患者比較不願意接受手術,甚至這樣的效果對作為專業人士的醫生也有影響,被告知前者事實比被告知後者事實的醫生,更願意推薦病患接受手術。另一個美國著名的例子是,商品刷卡價問題:當顧客在商店刷卡購買商品時,信用卡公司會和商店收取一定的費用,因此有些商店會區分商品的現金價和刷卡價,例如:現金價 97 元但刷卡價 100 元。此時信用卡公司和商店的契約往往約定,商店必須以刷卡價為預設基準,也就是商品價格的表現形式將是,商品售價 100 元但現金價折 3 元,而非商品售價 97 元但刷卡再酌收 3 元,雖然兩者情況沒有不同,但後者的表現形式,顯然會使顧客不願選擇刷卡消費,因為此時顧客的想法是我要從口袋多付出 3 元,而非只是少節省了 3 元,這正是典型的架構效應,當然本質上也涉及損失厭惡心理。

小結

人們認知系統的偏差,當然不只上述這些情況,這裡只是不完整的舉例,還有其他許多心理學已證明的問題存在,且不同情況也彼此交互影響。無論如何,我們知道人們的認知系統確實存在常態偏誤,而無法每一次都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因此,**在確保人們仍有選擇自由的前提下,**利用相關知識及方法,如設計適當的預設選項與問題架構,進而把人們導向某些好的方向,是有正當性基礎的,這也就是作者所稱的推力。

Pinnewala 8

視覺設計不只是視覺! . 《Nudge》的原文書封採用了「大象輕推小象」的剪影,是讓人會心一笑的絕妙設計,意味深長。 . 一方面,大象的這個動作在英文裡就叫做「nudge」。 . 另方面,理察‧塞勒與桑斯坦藉由「nudge」(中文譯作「推...

Posted by 馮勃翰 on Wednesday, November 1, 2017

常見的推力

預設選項

兩位作者介紹了許多政府或企業使用的推力。筆者認為,整體而言,設定好的預設選項應該是最常見且最有效果的推力。例如:政府只要將人們自動加入可選擇退出的退休金提撥計畫,並和薪資成長自動掛鉤,就可以大幅改善人們的退休生活。又例如:學校想要達成節省紙張資源的目標,也無須強制同學一定要使用雙面列印,或是為雙面列印提供折扣誘因,單單是將雙面列印設為預設選項,就可能足以達成可觀的效果。這裡要再一次提醒的是,直接強制人們選擇當然不是推力,為某些選項提供利益(或附加成本)的間接強制也不是,因為推力並非強制也非以誘因改變人們的選擇行為。

好的預設選項可能是最有力量的推力。但筆者的疑問是,預設選項通常涉及交易成本問題。因為人們要放棄預設選項而改採其他選項時,必須支出改變的成本,有時這些成本小到幾乎是 0,如把印表機從雙面列印改成單面列印,你只需要點擊一個按鈕。然而,有時候改變的成本可能很大,甚至人們根本不知道預設選項的存在,如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自動加入了退休金提撥計畫,這種情況就違背了推力的原則,因為此時人們是因交易成本太高才不進行改變。因此透明度的要求就非常重要,如作者反覆強調的,政府所有的推力都必須公開透明。這不僅僅是使政府政策可以受公眾的監督,更是要讓人們明確知道預設選項是什麼以及如何改變,否則就會成為了強制而非推力。

建議及陳述

另一種常見的推力,是改變建議與陳述方式。以作者提到的繳稅為例,研究顯示,在政府寄給欠稅人要求他們補稅的信函中,信函的文字內容,可能是緩和地說明欠稅人他們繳納稅金的用途,或是語帶威脅地告知政府將採取法律程序,但是最有效果的方式是,只須簡單地告訴他們絕大部分你的居住地的人都按時繳稅,如此即可以提高清償的速度。本文在前面架構效應提到的兩個醫生採用手術與信用卡的例子,也是屬於這種類型。

適時的提醒

最後要介紹的推力和惰性有關,是一種適時的提醒。以 Gmail 為例,筆者過去在用 Gmail 寄信時,如果信內提到中文的附件或英文的 attachment 相關字詞,但是在寄出信件時卻沒有夾帶檔案,Gmail 會貼心地跳出一個視窗提醒我是不是忘了附件。這也是一個很簡單且實用的小小推力,在適當的時間提醒我們要做適當的事情。適時的提醒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可能是提醒我們必須去繳手機費、電費或是做其他事項,這裡的成功關鍵是,必須讓提醒出現在行為人接收到提醒不久後,就會去完成這個事情的時間,否則行為人如果一直收到提醒,反而會習慣而自動忽略,進而造成反效果。這其實又顯示了預設選項的力量強大,如果要人們按時繳費,最簡單的方式還是讓他加入自動扣繳的系統。


結論

對於推力的簡單說明到此為止,推力已經被許多國家廣泛運用,尤其是英美兩國更設立獨立組織協助政府制定相關政策。然而,推力在英美世界引起的爭議也不小,因為其主張政府可透過某些心理學知識影響人們的行為,把人們的行為導向「好」的地方,不過誰有權可以決定什麼方向是好或壞呢?政府有沒有可能透過推力在幕後暗地「操縱」人們的行為?來自歷史的提醒,這些確實是我們需要擔心的地方。受限於篇幅,筆者無法在此更深入的討論關於推力的批評和辯護,初步認為,如果站在效益主義者的立場來看,推力作為一種中性的工具,可以帶來正面與負面的影響,重點是如何監督這政府運用推力,而非一概否認其存在的正當性。

關於推力的討論,除了《推力》這本書以外,讀者也可以閱讀 Sunstein 在 2014 年的最新著作《Why Nudge?》,對行為經濟學有興趣者可則以閱讀 Thaler 的《不當行為》,至於對相關心理學認知系統有興趣者,也可以閱讀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Daniel Kahneman 的《快思慢想》。1

法學的展望

行為經濟學的發展,使傳統經濟學更遠離黑板,並更貼近真實。當今所有經濟學者都非常重視現實世界到底是如何運作,實證研究確實改變我們對於人們行為的想像。法學作為規範知識,常專注於研究「應然問題」,也就是探討人們「應該」要怎麼做,但面對具體法律規定應該如何解釋和適用時,法學也必然需要借助來自經驗事實的知識,因此法學理論必須要在純粹的抽象論理外,借助更多的實證研究作為前提以充實其理論基礎。

圖片來源:《推力》英文版封面Rob Williams


  1. 《Nudge》的中譯本原本是《推力》,時報出版社後來將書名改成《推出你的影響力》,筆者喜歡舊的翻譯,因為比較簡潔且較可表現出原文的精神。《Why Nudge?》一書,筆者沒有看到市面上有中譯本,不過 Sunstein 的英文用詞是讓人閱讀起來舒服的。此外《快思慢想》一書則是《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中譯本,由天下文化出版,筆者手中有中譯本和借來的原文本,雖然沒有仔細對照閱讀,但單就個人經驗而言不推薦本書中譯本,希望天下文化可以重新請人翻譯(誰可以來告訴 Kahneman 他的經典著作在繁體中文世界遇到了麻煩)。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誠如白鯨記裏頭的鯨魚,我們所追捕的社會議題,其背後的真實訊息,對每個讀者而言可能有不同意義:它或許象徵著人類的極限及不可抗力;它或許純粹滿足人們對真相的渴望;它也可能只是一個謎。不論真相為何,也不論真相對你而言代表著什麼,我們都在此誠摯邀請你一同踏上追尋白鯨的旅途。